客户提问:看到SC9310SE有双移液通道模组,这在实际应用中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双移液(1通道和8通道切换)解决了“单任务”与“通量”之间的矛盾。举个例子,在提取核酸后,您可能需要用8通道头快速将洗脱液转移至96孔PCR板中(高通量操作),但紧接着又需要为每个样本单独添加一种珍贵的不规则体积的试剂(单通道精细操作)。传统设备需要中断流程更换模块,而SC9310SE在一次运行中就能自动切换移液头类型,无缝衔接这两个步骤,既保证了精度,又兼顾了效率,特别适合复杂的、多步骤的组合流程。
准确无妥协:通过精确的液体控制系统,实现准确定量移液。甘肃蛋白组学移液工作站数据分析
中析SC9320
1.适用耗材:可适配离心管、1.5mLEP管、2mL试剂管、96/384孔PCR板、深孔板、酶标板等;移液可使用普通塑料吸头、无菌无热源吸头、带滤芯吸头等2.可选配紫外消毒模块和HEPA过滤模块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气溶胶污染。3.可选配机械抓扳手:实现孔板在各个板位之间的移动4.可选配自动PCR仪:样本槽通量,96孔;反应体积,200ul;样本温控范围:4-99℃;热盖温度范围:30~110℃。5.可选配金属浴模块:可选择搭载试剂管适配器或PCR板适配器,分别用于低温保护试剂管或PCR板内的试剂;温度范围:4℃~室温。6.可选配恒温震荡模块:温度范围,室温~95℃;振动幅度:100-1200rpm。7.可选配升降磁力架模块:配合磁珠实现核酸或蛋白的分选、纯化。 湖南梯度稀释移液工作站租赁依托成熟技术积累,设备稳定可靠,适配多行业需求。

问:我们正在搭建NGS平台,Ultimate8000文库构建工作站如何确保建库过程不受污染?
答:对于NGS建库,防污染是重中之重。Ultimate8000从硬件设计上就进行了分区,将样本前处理、PCR扩增和产物定量这些不同阶段的操作在物理空间上隔离开,有效防止了扩增产物的气溶胶回流污染。同时,它标配了HEPA过滤系统来净化舱内空气,并内置紫外消毒功能,可在运行前后对工作舱表面进行灭菌。这种“分区管理+空气净化+紫外消杀”的三重防护设计,为敏感的建库实验提供了一个稳定、洁净的自动化环境,尽量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客户提问:UltraMicro8000超微量点样工作站相比手工点样,在质谱样本前处理中具体有哪些优势?
答:手工点样用于质谱前处理面临三大挑战:速度慢、体积不准、位置不准。UltraMicro8000的优势直接对应这三点:一是速度,24针同时工作,点样速度远超手工;二是精度,基于虹吸原理和精密的液路控制,点样体积准确且CV值小,保证了定量数据的可靠性;三是定位,机械臂定位精度达±0.1mm,确保每个样本点都在靶板指定位置,便于仪器自动读取。此外,它集成的自动清洗、消毒和烘干模块,能有效解决样本间的残留携带(carry-over)问题,这是手工操作几乎无法避免的。 国产硬实力: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对比进口品牌,价格更低,服务响应速度更快。

选择中析移液工作站的首要理由是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在科研与检测中,移液操作的细微误差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结果的偏离。中析设备采用空气置换式吸液,确保宽范围移液均保持高度一致性。例如,在qPCR体系构建中,每孔加入的试剂体积差异极小,有效消除因操作偏差所致的Ct值波动,显著提高板内与板间重复性。这意味着,无论是由不同操作者执行,还是跨越不同时间点,实验都能产出高度可信、可重复的数据,从根本上提升了研究成果与检测报告的质量与说服力。导航式软件界面,让实验流程设定直观且简便。江西基因组学移液工作站实验方案
适配高校、药企、疾控等多场景,从教学到研发多维度覆盖。甘肃蛋白组学移液工作站数据分析
应用笔记:中析设备在ELISA实验中的应用优化
ELISA实验步骤繁琐,手动操作易引入误差。使用中析生物SC9210SE全自动移液工作站,可实现自动加样、加试剂、洗板等全流程操作。新疆某动物疾控站经过三个月的对比测试,自动化处理后的板内孔间CV值稳定在5%以下,远优于人工操作的10%~15%。某疾控中心实验室主任指出:「特别是在大规模筛查期间,设备可以连续工作,日处理通量达到200块板以上,很大程度可以提升实验室检测的精确度与效率。 甘肃蛋白组学移液工作站数据分析
产学研融合是中析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路径。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建智能精密仪器研发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成立校企联合实验室,通过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与企业的工程化经验相结合,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中析生物构建了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完整服务体系。售前阶段提供实验室布局规划建议,售中包含设备安装调试与操作培训,售后则承诺 24 小时响应服务需求。专业工程师团队为客户提供持续技术支持,帮助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某动物实验中心用户反馈,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能够得到及时解答,这种多方位的服务支持让实验设备的使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