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两版标准之间保持了良好的传承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按2011版标准已获评5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可在原级别基础上直接申报更高级别。同时,新版标准还***对评级有效期作出规定:"分级评价工作周期为一年,评价结果反映其参评周期内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间隔超过2年未参加评价的医疗机构,需再次通过原级别评价后再申请更高级别评价。"这一规定促使医院持续投入信息化建设,避免"一评定终身"的现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24年5月28日在北京市召开主题为“融智慧、强质量、助发展”的智慧医院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大会,介绍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改名为智慧医疗分级评级标准,并介绍了设计思路,如级别设置为1-8级,不再保留0级,评价内容和角色做了调整,有删除,有新增、有调整也有删除,增加的2个角色,包括医疗管理和电子病历安全,新标准对功能进行了合并,新标准对区域协同提出了要求,新标准增加“人工智能”要求,新标准增加了“国产化替代”要求,评价维度从原来的4个维度调整为5个维度,包括***性、完整性、合规性、同一性、时效性等等。医保规则库实时拦截超标费用。山西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三个平衡:一是区域平衡,缩小数字鸿沟;二是等级平衡,促进各级医院协同发展;三是人机平衡,实现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目标不是通过评级,而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患者体验。当技术真正服务于这一目标时,医院信息化才能释放比较大价值。正如一位通过6级评审的县级医院院长所说:"评级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让信息化成果惠及每一位患者。"这或许是对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意义的比较好诠释。展望未来,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电子病历系统将向更加智能、互联、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分级评价体系将继续发挥"指挥棒"作用,引导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行稳致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支撑。浙江2025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信息系统操作日志全留痕溯源责任到人 。
HIS系统如同医院的航空母舰,统筹挂号、诊疗、药房、财务等全流程管理,实现患者信息与资源的全局调度;而LIS系统则是精密仪器,专注检验科的样本检测、质控与报告生成,两者形成医疗流程的完整闭环。通过比喻HIS下单检验,LIS执行出餐的协作关系,直观展现系统分工逻辑。HIS的广度:覆盖门诊/住院/财务等多元场景,处理病历、影像、费用等数十种数据类型,需应对高并发与复杂业务逻辑。LIS的深度:90%数据为血常规等检验结果,通过条码追踪、AI质控等专业化工具提升检测精度。典型案例对比:护士用HIS扫码关联患者信息,检验师用LIS调取仪器原始数据。
传统病历不能保证及时获取、不能共享除了前述由于病案属于不同医院而造成的取用不便外,同一家医院内部也会由于病案正被借用、尚未归档、丢失等原因造成病历不能及时到位。采用电子病历则可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一位患者的病历不仅可以多人同时获取,而且可以异地,不同医院获取。如果接入无线网,则医生可在任何时候,如在旅途或在会议中,获取病历。以上介绍了理想电子病历与传统纸病历间的一些主要差别。但是,现实存在的电子病历,由于种种原因,还达不到理想效果。电子病历的现实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变化的概念,或者说电子病历有许多现实版本。广为接受的电子病历定义由美国医学研究所(IOM)1991年提出,其译文大致为:电子病历存在于一个特殊系统中,借助这个系统,电子病历可以支持其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各种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连接医疗知识源;其它帮助.这个定义提到一个概念叫电子病历系统。集中采购池压降耗材成本 。
完整准确优势传统病历无法保证数据完整,电子病历则可保证完整、准确、及时获得信息资料。传统病历的这种缺陷源自诸多方面。首先,检查、***、监护等技术的发展,甚至于包括管理技术的发展都在否定传统病历。按照病案管理的初衷,所有患者相关资料***都应集中到病案中进行统一保管。X线片较早脱离病案而单独管理,病理切片、涂片更是从来没有归入病案,CT、B超、核磁等各种成象造影检查,围手术监护、透析***、康复***等等种种检查***获得的大量的信息均被保存在病案之外,进入病案的只是简短的报告或是部分简略的影象资料,有的除了医嘱和病程日志外甚至什么具体资料都没有留到病案中,这些信息资料被分散保管在各专业部门或被丢弃。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病历纸介质条件的限制,既便有些资料,如一段多普勒超声录象,希望与病案一同保管,也是不可能的。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医嘱等信息被存入计算机,尽管仍有打印页装订到病案中,但查看纸面信息的人越来越少。综合上述情况,从总趋势上不难看出,通过病案保管的患者信息占患者总信息的比例正在迅速变小,在一个不太久的未来,纸病历必然会失去其存在意义。30秒调取十年病历,诊疗效率翻倍提升 。山西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
跨院区数据实时同步打破信息孤岛。山西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
这种增长趋势与政策推动密切相关——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3级以上。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医院特别是三级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动力。2020年后,随着电子病历评级被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高级别评审通过数量继续保持高位。数据显示,2021年通过高级别评审的医院达71家,2022年为89家,2023年为98家,2024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94家。这种持续增长态势反映出电子病历高级别评审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山西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