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绿岛”,优化收处服务。开展失效活性炭再生利用项目“绿岛”建设,配置回转窑、蒸煮釜、沸腾炉等生产设施,添置流化床处理装置,建立标准化仓储车间,升级生产智能一体化控制系统,建成全市独一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同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活性炭预约上门更换及回收再生业务。目前团队已提供更换、提供回收再生服务340余次,涉及企业305家,大幅度减轻企业污染治理负担。政银合作,完善支付体系。探索政银合作模式,通过开发活性炭资金支付监管系统,自创“企业预约换炭-预缴款至系统-团队上门更换-企业确认交易-系统完成支付”的工作流程,有效保障用炭单位资金支付安全,实现活性炭使用-更换-再生-支付的全周期环节动态监管。企业对再生中心提供的换炭服务满意度达100%,平均活性炭使用成本下降约48.5%,企业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绿岛模式鼓励城市建设绿色生态屋顶和地下水收集系统。辽宁绿岛模式装置采购

“绿岛”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由government投资或government组织多元投资,配套建有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治污成本。2020年2月,江苏将共享经济理念融入环保治污领域,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绿岛”项目,成为全国头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探索“集约建设、共享治污”模式的省份。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筛选确定187个“绿岛”项目,有力促进了企业达标排放,也让中小微市场主体腾出更多精力谋发展。江苏集中治理绿岛模式工程在绿岛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实施固废处置之外,“绿岛”试点建设项目还可以借助垃圾焚烧发电实现“变废为宝”。位于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的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每天早晨,清运车辆都会将生活垃圾汇集到公司,但走在厂区里,空气中却闻不到一点儿异味。控制室的墙上,实时显示着垃圾仓的温度和负压。吊机班班长吴莹介绍说,之所以闻不到一点异味,就是靠着仓内一直保持负压状态。焚烧后的生活垃圾如何实现再利用?该公司副总经理郭若军介绍,生活垃圾经过高温焚烧后可以产生余热,以一斗六吨计算,余热可以产生2000度电。目前该公司收运全市除了句容和丹阳以外其他区域的全部生活垃圾,每天收运量在1300到1400吨左右,按照日处理1450吨生活垃圾的规模计算,一年可以发电1.8亿度,实现“变废为宝”。
两年来,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公司、锦绣江南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危废处置企业,试点打造5个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处置“绿岛”。目前,这些“绿岛”已经服务5300余家小量产废企业,其中2700家为新近纳入监管范围。“生态环境治理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很大进展,大企业排污减排基本都到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蓝天碧水获得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监管部门将眼光放在之前顾及不多的中小微企业。”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裁助理芦昱认为,“如果成批成群的中小微企业,将污染物通过‘绿岛’集中处理、达标排放,那么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通过监管‘绿岛’,即可达到监管这些企业的目的,在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能极大提高监管的可行性。”绿岛模式不仅关注城市环境,还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推进"绿岛"建设试点,是江苏省2020年在全国的一项重大创新。所谓"绿岛",就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设可供多个市场主体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那么,我们徐州都有哪些"绿岛"项目,它们给徐州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系列报道《用"绿岛"串起生态产业链》,带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这里我们走进集中喷涂中心"绿岛"项目。在睢宁县凌城镇,投资2000万元兴建的江苏南都喷涂有限公司生产繁忙有序,挂件区、吹灰区、晾晒区、喷涂区全密封作业,生产线安装催化燃烧等深度治理设施,服务周边近200家小家具企业。在绿岛模式的引导下,我们的城市正在逐步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山东VOC绿岛模式EPC+O
绿岛模式是一种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城市规划模式。辽宁绿岛模式装置采购
强化规划引导,推进“全覆盖式”再生利用,出台方案,擘画体系蓝图。发布《海盐县活性炭再生服务体系试点方案》,谋划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再生体系建设模式,将以往一次活性炭使用后作危废处理方式转变为活性炭吸附后循环再生利用方式,引导全县相关企业加入回收再生体系。截止目前,已实现全县279家使用活性炭治理废气的中小微企业全覆盖。制定标准,落实规范处置。编制全国头一个VOCs治理活性炭使用及再生领域地方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管理与服务技术规范》,对服务体系、技术要求、运行规范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构建标准化工作体系,实现活性炭从填装、使用、更换到再生全链条环节规范化处置管理,助推回收再生体系建设模式复制推广,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辽宁绿岛模式装置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