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绿岛”这一新生事物,江苏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了政策创新,如建立“绿岛排污许可证+合同”的管理模式,确认职责边界和治污义务,为推动“绿岛”发展减少障碍。去年3月出台的《江苏省“绿岛”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绿岛”项目应按规定申请排污许可证,其许可证除了载明“绿岛”项目污染物排放因子、排放浓度、排放量等情况,还应载明各“入岛”市场主体排入“绿岛”项目的排放因子、进厂(场)浓度和排放量等信息。市场主体在“入岛”前,也应变更排污许可证。绿岛模式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使城市与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相融合。江苏塑料绿岛模式综合解决方案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关键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与会嘉宾和表示届时将学习借鉴江苏省作为全国独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试点省在“绿岛”项目建设上取得的重大创新和宝贵经验,普遍凝聚行业智慧力量深入探讨“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绿岛”新模式的内涵价值,积极推广全国各地涉VOCs“绿岛”项目建设的典型经验,不断拓宽“绿岛”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路径,有效解决中小企业VOCs治理难度大、成本高、排放不达标、管理难等瓶颈问题,打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堵点,探索行之有效、可成熟落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VOCs综合治理绿岛模式项目实施绿岛模式鼓励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秦汉新城深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生态优先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引进北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西咸新区能源绿岛供热、秦创原·秦汉新城“双碳”联合实验室、秦汉新城有机固废处置实验基地等多个新能源、清洁环保、绿色低碳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下一步秦汉新城将围绕“三个带”发展思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企业以环保技术创新创造实现生产方式和用能方式的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全方面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孙晓华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当前,共享经济理念融入环保治污领域。除“绿岛”行动开展的起源地江苏省外,多地区都大力推进以涉VOCs“绿岛”项目为表示的“绿岛”的试点建设,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及激励办法,服务工业集聚区及入驻中小企业高效治污,绿色可持续发展。他介绍,在区域做法层面,大会将初次全方面分享涉VOCs“绿岛”项目的江苏经验、安徽经验和广东经验;在案例成果层面,大会将初次全方面聚焦涉VOCs“绿岛”项目包括集中喷涂中心、钣喷共享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溶剂集中提纯回收中心、家具制造等相关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在行业规范层面,大会将初次启动涉VOCs“绿岛”项目系列团体标准和服务能力认证,填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行业规范的空白,促进“绿岛”项目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规范化。绿岛模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了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市场主体参与较积极的,是危废集中收集贮存类‘绿岛’项目,这是因为国家和省生态环境部门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监管措施。”“绿岛”项目实质是污染物的集中处置(贮存)设施,有比较成熟明确的技术标准、规范。如何将分散的市场主体产生的污染物环保、安全、经济地收集到“绿岛”,是一大难点。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将污染物从中小微市场主体收集到“绿岛”,要系统科学地设计好收集路线、方式、设备等。另外,“绿岛”项目将分散的污染物集中后,环境风险会明显提高,这也是各地发展“绿岛”需要注意的问题。绿岛模式注重生态平衡,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江苏塑料绿岛模式综合解决方案
绿岛模式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环保策略,提高了环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江苏塑料绿岛模式综合解决方案
新模式的顺利运作还需要良好的平台支撑,为此,天台建立“以废治废”固废产业数字化平台,加强设施运行智慧化管理,建立活性炭全过程智治监管平台,打造活性炭设施管理、活性炭设施改造、活性炭更换、废活性炭处置的数字化全业务体系。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推广,天台通过“绿岛”模式,实现“以废治废”,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活炭吸附设施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运行不规范问题,实现活性炭再生企业运营效率提升45%,经济效益增加30%;小微企业环保管理费用下降60%,活性炭费用节约45%,活性炭4次再生循环,减少约80%由活性炭使用带来的碳排放。江苏塑料绿岛模式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