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以上虞区为表示的“建岛”之路初显成效。不只是虞越环保,上虞国邦生命科技产业园同样开启了“绿岛”模式。在完成环评和排污许可手续后,产业园集中建设了三废污染防治措施,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原则,全方面提升产业园治污管理水平,较大程度上缩减入园企业治污成本。得益于此,目前,园区内许多产业项目安全投产,也更便于园区顺利招商。接下来,我市将围绕“扩面提质、迭代升级”,加快推进“绿岛”建设,并同步开展“打捆审批+绿岛治理+数字监管”试点工作,以“建岛”工作实际成效切实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绿岛模式的引导下,我们的城市正在逐步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上海活性炭资源化绿岛模式建设
据测算,每年可实现对油烟污染的深度净化和末端保障,每年可减少约16.3吨油烟颗粒物和11.1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油烟异味投诉问题基本杜绝。数据显示,经治理后的排放指标全方面优于江苏省《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标准,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的空气质量。在集中净化的基础上配置末端污染物监测、设备运行监测和烟气工况监测模块,实现对设备运行和污染排放的双监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污染物稳定达标。按用户数量配置分户用电计量和能耗管理系统,精细化控制运行能耗,分户计量用电量,实现对餐饮商户的精确监管。搭建服务于“绿岛”集中区的油烟大数据运维管控平台,实现运维管控工作的集成化、数字化、智慧化。环保绿岛模式装置采购绿岛模式着重城市建设过程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大会安排有开幕式、主旨报告、技术报告、经验分享和参观考察年加工20万件喷涂件的集中喷涂中心“绿岛”项目等,同时主办方将启动涉VOCs“绿岛”项目(系列)团体标准和服务认证,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规范和引导作用,填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行业规范的空白,促进“绿岛”项目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规范化,向社会公众传递实施“绿岛”项目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切实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环境容量,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有民营制鞋及皮毛企业118家、个体工商制鞋户435家,其中规模企业只21家。制鞋及皮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绒皮、毛里、废包装塑料、废生产抹布等皮革废物也随之增加。镇江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负责人韩俊说,这些中小微市场主体产生的少量皮革废物,如果及时运送、规范处置,费用达到1500-2000 元/吨,企业难以承担,因此规范收集处置的意愿不强。高桥镇建起皮革废物收集处置中心,统一收集、统一打包清运、统一处置皮革废物。这个“绿岛”受到企业老板们欢迎。镇江旺达鞋业有限公司企业老板陶桂传一口报出数字:“给这个中心处置废物,1吨只要900元,能省不少钱。”绿岛模式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使城市与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相融合。
在石家庄市无极县,就有一个即将落户的共享喷涂“绿岛”项目。这个县拥有挂车企业20多家,年产各类挂车超过5万辆,喷涂作业是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工艺。可是喷涂作业排放的可挥发性有机物,是城市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以前大家各自为战,“散乱污”现象普遍。共享“绿岛”来了,问题就解决了,车企们需要喷涂作业,都可以到这里来享受先进的智能化喷塑流水线加工工艺,集中喷涂、处理有机废气。这个项目年产特种车辆3000辆,外加工喷涂6万多辆,能把全县挂车喷涂作业都包圆了。绿岛模式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能够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环保绿岛模式装置采购
绿岛模式强调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提高了环保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上海活性炭资源化绿岛模式建设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杨新芝在大会致辞中指出,2020年2月,江苏省创新性地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绿岛”项目建设试点,由government投资或参与引导多元投资,建设可供多个共享共用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帮助中小企业大幅降低了污染治理的成本。三年来,江苏省建成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各类绿岛项目154个,惠及中小市场主体超过3万家,可节约治污成本超过30亿元。他表示:“绿岛项目的建设运行既能节约资源,又能腾出空间。减下宝贵排污指标,还能支持重大项目落地,是一条减污降碳、互利多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海活性炭资源化绿岛模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