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与比较,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处于全球先进地位。美国拥有众多先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如GE、AT&T、Cisco和IBM等,它们通过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标准化和试点应用。美国官方也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鼓励企业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投入。德国官方也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基于其在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和工业管理软件等方面的优势,推出了“工业4.0”国家计划,旨在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德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也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规范行业发展。湖北IOT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在应用场景方面,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呈现出建设投入规模大,创新多元化等特点,而国外聚焦在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创新。在建设投入方面,目前我国在工业企业里开展信息化建设,系统集成是中国大型工业企业非常主流的一种工业互联网应用,涉及多个部门、分子公司,呈现出投资大、规模大的特点。例如,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生产车间、生产线、装箱、码垛及气力输送、数字仓储、物流一卡通等自动化系统的综合集成。而国外企业多集中在基于物联网模块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例如,Waterous推出了行业内头一款在消防车上使用的数字化水泵。该水泵可通过消防车内的可触摸控制面板进行远程操控。通过与平台企业合作,Waterous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时间,降低了研发成本。上海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为企业管理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迭代升级。从工业云平台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演进包括成本驱动导向、集成应用导向、能力交易导向、创新引导导向、生态构建导向五个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传统工业云平台的软件工具共享、业务系统集成基础上,叠加了制造能力开放、知识经验复用与第三方开发者集聚的功能,大幅提升工业知识生产、传播、利用效率,形成海量开放APP应用与工业用户之间相互促进、双向迭代的生态体系。
“以新带旧”融合创新,开辟发展新赛道。推进5G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打造新一代工业控制体系架构。协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工业互联网APP培育,放大我国应用场景、知识模型和工业数据丰富的优势,推动实现工业软件“换道超车”。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工业融合,培育基于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传统工业装备、自动化系统和工业软件的智能化能力。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认为是打开工业大数据与工业AI的钥匙。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国内外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共通性与差异性:1)国内外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共通性,从工业互联网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外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有以下共通之处。(2)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基本趋同,包括边缘层、IaaS平台、工业PaaS平台、工业SaaS平台。(3)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和生态系统是平台发展的主要途径。边缘层是前提。边缘层将工业设备、智能产品等接入,通过协议转化和边缘计算形成有效的数据采集体系,从而将物理空间的隐形数据在网络空间显性化。GE推出部署在现场传感器、控制器和网关的据采集转换模块Predix Machine,西门子推出即插即用的数据接入网关Nano,航天云网也推出物联网接入工具,支持多源设备的数据采集和集成。工业互联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湖北IOT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工业互联网为设计研发提供模拟测试,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湖北IOT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有人解释说,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当其工业APP和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平台将会爆发式增长,形成赢者通吃的竞争局面。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能够极大降低企业信息化部署的成本和难度,推动制造业走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和范式迁移的新阶段。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形成三大应用路径,分别是面向企业内部生产率提升的智能工厂,面向企业外部价值链延伸的智能产品、服务和协同,面向开放生态的平台运营即工业互联网平台。前两者国外实践已比较多,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球探索的时间并不长。湖北IOT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