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渗透率方面,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1)》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约为17.50%,整体渗透率不高。根据工信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将达到45%。市场空间方面,《中国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约为47.20万家,以每家单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费用为500万元、市场渗透率45%测算,对应2025年市场空间超万亿元。物联网技术让设备互联,实现工业生产的远程监控与管理。上海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服务商
此类平台的垂直行业属性较强,对于信息化集成应用及供应链管理水平都有很高要求。通用使能平台主要由ICT企业提供,涉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基础性、通用性的服务。其中部分平台侧重于云服务的数据计算及存储,如微软的Azure、SAP的HANA、亚马逊的AWS以及阿里云的supET等,部分平台侧重于物联网的设备连接管理,如思科的Jasper等。这类平台为资产优化及资源配置型工业互联网提供连接、计算、存储等底层技术支撑,例如,西门子MindSphere和GE Predix均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两家云服务商达成合作协议,租用公有云方式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和应用推广的可行选择。此外,通用使能平台还普遍应用于金融、娱乐、生活服务等行业。深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服务商工业APP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涌现,丰富应用场景。
根据树根互联此前递交的上市材料,2019-2021年,树根互联营收分别为1.52亿、2.79亿、5.1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4.71%。但由于大幅亏损问题,树根互联较终在2023年撤回IPO申请。工业软件厂商与传统制造业厂商类似,有成熟的工业软件及行业经验,也有一定的客户基础。业内如宝信软件、用友网络、中控技术(688777.沪市)、鼎捷软件(300378.深市)等均属此列。此类厂商具备工业软件产品,在积累客户的资源时积累了行业经验,产品线相对完整。
当前,内网技术发展呈现三个特征:IT和OT正走向融合,工业现场总线向工业以太网演进,工业无线技术加速发展。数据互通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描述和统一建模,实现要素之间传输信息的相互理解,数据互通涉及数据传输、数据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数据传输典型技术包括嵌入式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PC UA)、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数据分发服务(DDS)等;数据语义语法主要指信息模型,典型技术包括语义字典、自动化标记语言(automation ML)、仪表标记语言(Instrument ML)等。工业互联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新工业革新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面、深层次、革新性影响。当前,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普遍拓展,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新模式,赋能、赋智、赋值作用不断显现,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工业互联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重塑着全球制造业的面貌。它不光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产业生态、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全方面革新。本文将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的内涵、特征及其在产业应用中的实践,揭示这一新兴领域如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并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远程运维服务基于工业互联网,降低维护成本。深圳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服务商
工业互联网为技能培训提供虚拟现实场景,提高培训效果。上海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服务商
中国工业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中国在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方面与美、德之间的差距较大,在边缘计算层,平台发展所必需的智能感知、自动控制、协议解析、边缘智能模块等一系列基础性产业高度依赖国外,缺乏完整的行业数据采集方案。截至2018年底,我国制造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5.9%,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39.4%,尤其是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设备改造和数据采集难度较大。其次,发达国家工业设备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GE、西门子等企业依托自身产品可采集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海量数据。而且美国、德国具有大量经验丰富和初创的数据分析企业,通过合作能帮助平台快速提升能力。但是中国市场巨大,一旦解决数据采集等基础环节问题,网络效应必然带来后发优势。上海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