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大数据网,危废处置“有处寻”,一块占满整面墙壁的LED显示屏很显眼,这就是智慧环保云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小微企业、运输企业及专业处置企业等信息一览无余,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PC端就能实时查看云仓设备数据、危废实时数据、危废贮存状态、联单数据分析、污染风险预警等信息。“我们就是小微企业、运输单位、处置单位的‘贴身管家’,通过物联网技术,打破三方的信息壁垒,形成‘产废源—物流端—处置端’闭环管理,实现各个环节运行无障碍。”“青鑫”公司项目经理庄东烨说。智能回收装置结合无人驾驶技术,提高回收安全性。广西电子废弃智能危废回收装置
智能云仓,全时段监控规范,危险废物管理由“粗略”变“精确”,一是更新数据“精确”。实时更新企业电子危险废物台账,同时通过车载GPS跟踪连接危险废物运输车辆,精确掌握每一批危险废物“在何处,去何处,何时到”,实现“产废源-物流端-处置端”数据全过程覆盖、全时段监控、全链条式追溯。目前,系统内已建立危险废物电子台账1310份。二是跟踪服务“精心”。第三方收集单位安排专门的环保技术人员,提供现场诊断、管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做”环保日常管理方案,协助小微产废企业通过系统完成危险废物系统申报、危险废物仓库建设管理等环保工作,已累计为590家企业提供“定制”管理方案,帮助1500家企业规范危险废物现场管理。三是有效监管“精细”。生态环境部门可直接通过查询系统及其移动端数据,实时掌握设备的在线运行状态和异常警报,随时了解危险废物运输处置数据、危险废物贮存状态、联单数据分析、污染风险预警等信息,对小微产废企业、运输单位、处置单位三方全过程管理,让执法人员集中精力解决存在风险预警问题。该模式实施后,小微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化合格率大幅提升。广西电子废弃智能危废回收装置智能回收装置助力中小企业解决危废处理难题。
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较小细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小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这些产废单位普遍存在危废转运困难、处置费用高、平台申报率低等问题,若处置不当,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10吨以下产废单位7800余家,占所有危废产生企业的79.92%。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自2020年起启动小微企业危废转移“绿岛”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全市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建成江苏御江环保有限公司、海安蔚蓝环保服务有限公司等14家试点单位,为小微企业提供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分类暂存、中转和管理。
本次建设的固危废智能云仓装置可配合固危废智能收运处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在固危废物安全存储的前提下,实现减量化、预处理、智能信息管理、台账记录、视频监控、监管数据共享等功能。当部署固危废智能云仓装置达一定数量,将组成区域固危废智能云仓网络,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网络技术,可实现对区域固危废的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减少收集盲区,提高固危废收运处效率,降低全流程服务成本,提升处置终端的产能利用率,为统筹区域固危废处置提供帮助。危废云仓,实现危废处理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增强管理效果。
系统化集成,信息“一屏尽览”。针对危废违法行为溯源困难、危废管理缺少大数据支撑、危废处置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危废“智治”平台集成多方需求,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提供双向支撑。信息集成。平台自动采集入库的危废数据,智能化生成企业危废电子台账,并“抓取”运输、交易后的去向信息,监管人员对所有危废行为都可以溯源追查。如,监管人员可以从某违法堆场接收的危险废物,倒查产废企业的违法处置或某个运输公司的违法倾倒,线上精细化管控支撑线下针对性执法,极大提高执法效率。智能危废回收装置助力我国环保事业,实现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广东移动式危废云仓价位
智能回收装置实现危废处理设备远程维护,降低运维成本。广西电子废弃智能危废回收装置
企业的不操心,得益于玉环生态环境部门的主动作为。玉环工业经济发达,市域内产危废行业涉及机械加工、眼镜滚光、家具、表面处理、金属熔炼等,危废产量小、分布散、处置难一直是小微企业共有的“痛”。2019年底,玉环以公开招投标形式选取一家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收集单位在台州初创智慧环保云管理系统,并为纳入管理系统的产废企业无偿铺设智能云仓,从源头上杜绝倾倒、偷排等非法处置行为。“利用数字化手段,就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做好危废管理,并对危废产生情况进行实时汇总。”玉环生态环境分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林健说。广西电子废弃智能危废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