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解释说,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当其工业APP和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平台将会爆发式增长,形成赢者通吃的竞争局面。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能够极大降低企业信息化部署的成本和难度,推动制造业走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和范式迁移的新阶段。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初步形成三大应用路径,分别是面向企业内部生产率提升的智能工厂,面向企业外部价值链延伸的智能产品、服务和协同,面向开放生态的平台运营即工业互联网平台。前两者国外实践已比较多,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球探索的时间并不长。实时库存管理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优化库存管理。黑龙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中国与美德在工业基础和工业know-how方面差距明显。德国工业积淀深厚,在产品研发、装备和自动化系统、工业控制和工艺流程等领域拥有全球有名的老牌工业企业和隐形中小企业,例如西门子。美国工业知识经验软件化、平台化能力处于全球先进地位,拥有IBM、微软、甲骨文等全球软件服务寡头。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短,缺乏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工业领域的行业机理、工艺流程、模型方法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足。但是,国内完整的产业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潜力,为平台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黑龙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助力工厂实现无人化生产,降低人力成本。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报告》,截至2022年末,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系统连接的全国32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总数为8049.60万台,工业模型数量合计为85.16万个,工业APP数量达到29.33万个,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023年,工信部“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共有50家。市场规模方面,根据共研网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601.3亿元,同比增长约38.9%,2020-2022年复合增速约为41.0%,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网络体系是基础。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包括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三部分。网络互联实现要素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企业外网、企业内网。典型技术包括传统的工业总线、工业以太网以及创新的时间敏感网络(TSN)、确定性网络、5G等技术。企业外网根据工业高性能、高可靠、高灵活、高安全网络需求进行建设,用于连接企业各地机构、上下游企业、用户和产品。企业内网用于连接企业内人员、机器、材料、环境、系统,主要包含信息(IT)网络和控制(OT)网络。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灵活用工模式,增强企业用工灵活性。
总的来说,国内外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上呈现出以下态势:(1)IaaS被寡头垄断,其中,中、美的IaaS基础设施能力较强,正从互联网行业向其他行业扩张。(2)PaaS以专业性为基础拓展通用性,并渐成为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信息化水平高的制造业企业成为PaaS建设的主力军,但先进的ICT企业是工业PaaS的共性关键使能技术的开拓者,基于中国互联网生态优势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可能会成为工业PaaS的另一支主力军。(3)SaaS专注专业纵深,正逐步深入制造业细分行业领域。PaaS的成熟度和能力是SaaS发展的基础,只有PaaS成熟度和能力大幅提升,SaaS才有繁荣的可能。受限于工业PaaS,现阶段的工业SaaS仍处于萌芽阶段,各方SaaS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是中国拥有良好的互联网生态基础,将激发SaaS巨大的应用潜力。工业互联网为应急指挥提供实时数据,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深圳小微企业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管理系统
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黑龙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方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新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在工业的简单应用,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既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将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黑龙江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