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亭的实用价值看,也各有不同,有建在路旁的路亭,有因碑而立的碑亭,有建于桥上的桥亭,有遮蔽水井的井亭,有存放钟的钟享,有存放鼓的鼓亭。1、路亭,路亭大多坐落在村头、路旁、渡口和山野之间,供过往行人歌脚、避雨、遮阳。路亭一般比较古朴简陋,没有堂皇的仪表,也没有精雅的陈设。有些路享会有壁画和雕刻等。2、碑亭,碑亭,顾名思义,是指对石碑有保护作用的亭子。一般亭内矗立一块大碑石,碑上镌有诗词或者名言警句。比较有名的碑亭有绍兴兰亭鹅池碑亭、北京卢沟桥“卢沟晓月”碑亭、杭州西湖三潭映月碑享等。亭子可设置成阅读角,品味书香,丰富内心世界。两层凉亭
亭子的常用材料:竹亭由于竹不耐久,存留时间短,所以遗留下来的竹亭极少。竹亭多用绑扎辅以钉、铆的方法建造。有些竹亭,梁、柱等结构构件仍用木材,外包竹片,以仿竹形,其饮坐、、瓦等则全部用竹制作,既美观,又便于修护。金属亭,铜亭也是仿木结构建造的。以宝云阁为例,它通高7.5米,重20 7吨,四面有菱花扇,柱、梁、斗、拱、椽、瓦、宝顶以及九龙匾额、对联等,都和木结构一模一样。它通体蟹青色,造型精美,工艺复杂,是世上少有的珍品。欧式铁艺凉亭图片大全亭子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
歇山顶构造:1、四角亭,四角亭分为单檐四角亭和重檐四角亭。单四角亭构造比较简单,平面呈正方形,一般有四根柱。屋面有四坡,四坡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屋脊,四条脊在顶部交汇成一点,形成尖,尖处安装宝顶:重檐四角享有一圈柱子和两圈柱子两种不同的平面柱网分布形式。柱网分布的不同,对亭子整体构架有很大影响。2、八角享,单檐八角亭的构造与六角亭相似,平面有八根柱,如拙政园塔影享就是这种结构。拙政园塔影亭位于西部南水湾东侧,有小桥和池岸相连,亭建于石柱上,用湖石遮掩,形式自然。亭子有坐槛,上设半窗。
亭子的装饰元素:1、宝顶。宝顶是我国传统的建筑构件之一,因其位于亭的较高处,又常于其内藏些“宝物”,故称宝顶。宝顶一般由顶座和顶珠两部分组成,顶座往往采用须弥座式,高度不低于宝顶全高的五分之三,顶座平面常见的有圆形、四方、六方、八方。顶珠以圆形为多见,材质以陶瓷和琉璃为多。有的四周还有龙凤、牡丹等浮雕图案,有的还立有仙鹤、孔雀等飞离,显示亭的昂扬气势。2、瓦,瓦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一种屋顶构件,也是一项解决屋顶防水防雨问题的重要技术。瓦按材质分为琉璃瓦和布瓦。亭子具有遮阳避雨的功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
在园林之中,亭不但是是构成园林风景的重要建筑,也是历来文人墨客较喜欢题联留墨宝的地方。济南大明湖上的历下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把大明湖的优美风景描绘得非常准确。唐天宝年间,杜普到此处游玩,在亭中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后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写出,挂于亭中。文人似乎对于视野不受阻碍的亭子格外青睐。元人张宣诗句:“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正道出了亭在风景中的重要地位。苏州园林中各处都有亭子,但都还有些不同。凉亭成为夏日避暑的好去处,绿树阴浓,凉爽宜人。花架铁艺围栏
亭子矗立在山水之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两层凉亭
故事:亭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较早的时候亭不是指工人休息观赏用的建筑,而是指在特殊事业上上设置的小堡垒。到了秦汉时期,亭开始在各地出现,维护地方治安的部门可以使用。刘邦在起义之前就是一个小亭长。《汉书》机智啊,亭中有两个官吏,一个负责打扫卫生开门闭户之类,一个就担负抓捕盗贼的职责(如今的保安亭)。魏晋南北朝时期,驿站代替了亭制,再后来,驿站和亭的办事处功能都被撤销,不过民间保留了交通要道建亭的习惯,为旅人行路歇息之用,或者作为迎送宾客的场地,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来。李白曾有诗云:“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表明了亭的送别功能,一般是五里设置一个短亭,实例设置一个长亭,《西厢记》中就有“长亭送别”一幕戏。两层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