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的基本特征如下:1、时变衰减较大。对于一般用户,我国采用的是220V交流两线供电。由于电网上负载的不断接入和切除,马达的停止和启动,电器的开和关灯各种随机事件,使信道特性具有很强的时变性。2、信号变化复杂。实际测量表明在电力线上不同位置并联诸多不同性质的负载对信号的传输影响很大,随着负载在电力线上的连接断开,在不同的时刻信号衰减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负载的变化是随机的,所以信号衰减也会随机发生变化。电力线载波适用于县、地调等信息需求量小的情形,以及在其它场合做为可靠的备用通信手段。郑州联芯通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芯片
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的调制方式以OFDM技术为主,通信速率在1Mbps以上,远高于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10kbps以下的通信速率,可以保证数据在短时间内完成传输,从而大幅降低突发干扰的影响,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且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可以加载更多网络应用。在具体应用性能方面,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可实现实时抄表和远程控制通断电功能,且抄表效率更高,可以实现自动上报、信道监测与管理、用电特征及习惯分析、新能源接入、多表合一等传统方式难以实现的功能,能更好地支撑电网智能化改造目标所需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建设,有力地支持企业用电和能效管理、智能家庭互联,更符合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要求。河北智能计量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芯片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可以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家居与工业控制领域。
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可以应用于物联网:将电力线通信(PLC)应用于物联网也并非易事。低压电力线的拓扑结构和物理特性都与传统通信传输介质不同,是在已加载工频电力信号的通路上传输高速数据信息,因此带来了工作环境恶劣、噪声干扰严重以及时变性大等问题;同时,信号很容易产生反射、驻波和谐振等现象,令信号的衰减特性极其复杂,造成PLC信道具有很强的频率选择性。而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可以根据频率选择特性确定较佳信号传输频率,并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分析获得电力线的信道特性,针对这些特征设计有效的抗噪声技术和防衰减技术,大幅地提高了电力线的通信性能,实现高速、可靠、实时的长距离通信。
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以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无需再次投资,将成为智能电网通信的主要手段,因此智能电网建设将直接带来PLC芯片的需求增长,如电能表需求增长在9%左右。其次来自渗透率提升。目前处于智能电网建设初期,PLC芯片利用率还很低,但作为未来智能电网通信的主要技术,其渗透率必将大幅提升。如目前载波电能表的市场占比只为5.2%,但未来有望达到40%。之后还将受益于物联网建设。电力线通信也将成为物联网通信的主要补充,未来PLC应用中除智能电网的电能管理外,物联网的工业控制应用将占16.8%,智能家居应用将占8.0%,安防监控将占1%。调制时为了使信号特征与信道特征相匹配,因此,调制方式的选择是由系统中信道特性来决定的。
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提供了以电力线为媒介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电力线是较普及、覆盖范围较为广阔的一种物理媒体,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信息,具有极大的便捷性,无需重新布线,即可将所有与电力线相连接的电器组成一个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和通信。这种方式实施简单,维护方便,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构建新的通信网络的支出。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具有以下产品特点:1、针对性的噪声抑制算法,抗干扰能力强;2、支持台区/相位精确识别、电气拓扑识别、停/复电上报、远程升级等等深化应用功能。在电力线上将模拟或数字信号通过载波方式进行传输。窄带G3-PLC电力系统通信原理
电力线通信网络是世界上比较大的网络之一,电力线通信是以电力线网络作为通信信道的一种通信方式。郑州联芯通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芯片
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在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领域的应用,极大带动了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家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处于新一轮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通常而言,智能电表的更换周期在5-8年左右,本轮改造对智能电表的更换需求预计可在未来3-5年内逐步释放。另一方面,国家电网正在进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其对于智能电表满足新能源接入、能效管理、居室防盗、储能管理等泛在业务的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国家电网还在加快“全覆盖、全采集、全控费”的建设,积极推进双向互动和水表、电表、气表、热量表“四表集抄”等新业务的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开始向支持双向通信、实时电价模式的高级测量体系过渡,智能电表的升级也将进一步拉动市场对智能电表的需求。郑州联芯通电力线载波通信G3-PLC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