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变压吸附分离气体工艺技术从甲醇烈解转化气中提纯氢气的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吸附质的选择性,以及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随压力变化而存在差异的特性,在高压下吸附原料中的杂质组分使得氢气得以提纯低压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达到连续提纯氢气的目的。整个操作过程均在环境温度下进行,工艺过程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来自甲醇高位槽的甲醇和来自原料液储罐中的循环液,经过流量比例调节系统后,分别进入混合管充分混合,配置成规定比例的醇、水昆合液,由原料由下而上被脱盐水洗涤,除去未反应的甲醇和水后,再经气液分离器,分离液滴和缓冲后的转化气被送人变压吸附工序合格后的转化气经过一套吸附塔并联交器,被导热油加热汽化并过热至规定温度的醇、水昆合蒸气进入转化器中,同时完成催化裂解和转化反应,生成的高温转化气在换热器中被原料液冷却,再经冷凝器被循环冷却水冷却冷凝降温后进人净化塔替运行的变压吸附装置,分离杂质后,得到纯度和杂质含量都合格的产品氢气。这种吸附剂可以通过变压控制吸附和解吸氢气。山西耐高温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
甲醇部分氧化制氢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是放热反应,可对外提供热量,其主要副产物为CO2,可降低CO含量。在以氧气作为氧化剂时,所产生的氢气浓度可达66%;但在以空气为氧化剂时,氢气浓度为41%。甲醇部分氧化与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相比,有以下优点:反应是放热反应,在接近230℃时,反应速度快,当用氧气代替水蒸气做氧化剂,效率更高。但用空气做氧化剂时,会带入氮气降低氢含量,为后续分离提出带来困难。潘相敏等[5]制备CuZnAlZr整体式催化剂,并考察了水醇比、氧醇比和液体空速等条件对该催化剂上甲醇氧化重整制氢反应的影响,实验得到***反应条件为水醇摩尔比1,氧醇摩尔比0.22,液体空速0.96h-1。亓爱笃等[8]在Cr-Zn氧化物催化剂上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甲醇氧化重整制氢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甲醇的转化率、氢气的选择率、氢产率和产物中CO、CO2的浓度影响程度为反应温度>氧醇比>水醇比。贵州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排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的发展,变压吸附提氢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氢能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被视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以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为主,生产过程仍要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电解水所产氢气被视为“绿氢”,被认为是氢气生产的方向,但目前“绿氢”成本远远高于化石燃料制氢。通过分析碱性电解槽(AWE)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两种主流电解技术的制氢成本,发现氢气成本主要由设备折旧和电力成本两部分组成。由此降本措施主要是降低这两部分的成本,包括降低电价以降低电力成本,增加电解槽工作时间生产更多氢气以摊薄折旧和其他固定成本,以及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降低电解槽尤其是PEM电解槽的设备成本等。
近日,中国石油石化院氢提纯制燃料电池用氢吸附剂在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500Nm3/h重整氢变压吸附提纯工业装置完成工业应用,满负荷生产条件下,氢气收率达到86.3%(考核指标85%),产品质量满足GB/T37244-201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和GB/T3634.2-2011《高纯氢》要求。发展氢能是中国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选择,工业副产氢变压吸附提纯是目前低成本的燃料电池氢生产方式,而吸附剂的性能是决定副产氢提纯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此次自主研发吸附剂的工业应用成功,也标志着石化院开启了打通副产氢提纯技术开发自主化道路。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可以通过改变吸附剂的晶体结构来调节氢气的吸附性能。
尽管未来需求量巨大,但目前已落地的绿色甲醇生产项目并不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这成为业内普遍担忧的问题。来自全球甲醇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绿色甲醇产能为80多万吨。2022年统计的绿色甲醇项目超过80个,预计到2027年产能可达800万吨。主要的生产工艺路线包括两种,一种是生物质气化制甲醇,一种是绿电制绿氢后与二氧化碳耦合制取甲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规划布局的绿色甲醇项目近20个,但真正投产、商业化运营的项目2个,分别位于河南安阳和江苏连云港,其余项目均暂未开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已投产的两个绿色甲醇项目,其二氧化碳均来自捕集的工业尾气,属于化石来源的二氧化碳,因此是否属于真正的绿色甲醇还存争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变压吸附提氢技术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江苏加工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
目前,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氢气储存、氢能源转换和氢气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山西耐高温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
加氢装置排放氢气的回收与利用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回收利用方式。目前,常见的氢气回收利用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氢气再利用:将排放的氢气再次加入到加氢系统中进行利用,可以降低加氢系统的能耗和成本。氯气储存:将排放的氢气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利用。储存方式包括压缩储氢、液态储氢等。燃料电池发电:利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进行发电。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氢气的回收和利用,还可以产生电力和热能,具有高效、清洁的特点氢气回收装置:通过氢气回收装置将排放的氢气回收利用,常见的氢气回收装置包括氢气回收膜技术、吸附法、压缩吸附法等。总的来说,加氢装置排放氢气的回收与利用是一种重要的节能减排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加氢系统的能耗和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随着氢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氢气回收利用技术也将不断得到创新和升级,实现更加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 山西耐高温变压吸附提氢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