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ST-231型CO低温变换催化剂是用于将天然气、炼厂气、焦炉气、高炉气等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变换成二氧化碳,经过中(高)温变换后进低温变换炉,使低变炉气体中一氧化碳(干气)小于0.3%,从而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主要反应如下:CO+H2O=CO2+H2+41.19kJ/mol。应用领域天然气制合成氨、制氢装置;焦炉气制合成氨、制氢装置;催化干气、焦化干气中制合成氨、制氢装置;油田气、炼厂气、石脑油等为原料制合成氨、制氢装置;煤制合成气中CO净化装置。在甲醇制氢过程中,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至关重要。重庆甲醇制氢催化剂设计
氢气用途广且储量丰富,可以用作原料、燃料或能源储存载体,在工业、运输、电力和建筑等领域应用,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高效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利用形式多样等优点,可助力能源、交通、石化、钢铁等多个领域实现低碳化,在更有韧性、更低碳的综合能源系统中,氢能将与可再生电力以及更有效和循环利用的资源一起发挥重要作用。据预测,到2050年,清洁氢能将满足24%的世界能源需求。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氢能需求提升,世界各国对清洁氢能的兴趣逐渐增长,各主要经济体纷纷依据自身的产业底蕴制定特色鲜明的氢能发展战略,以拓展逐步完备的氢能经济价值链,比如加强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制氢、建设可向用户便利供应氢能的基础设施、开发更加多元化的氢能应用场景等。青海新型甲醇制氢催化剂甲醇制氢催化剂在工业氢气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为安全高效地将氢能运用到交通领域,人们转向开发相对更安全的氢燃料电池,将氢能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王波说,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的燃烧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利用两个半反应之间的电位差实现电能输出的一种能源转化。王波进一步解释,在燃料电池中,空气和氢气不会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正负极分别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完成氢气的“燃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空气和氢气的接触燃烧,保证氢气的使用安全,还能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随着燃料电池的发展,氢能源汽车,即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越来越多地开发。
高分子原料领域,以甲醇(煤)制烯烃(CTO/MTO)为例,现阶段绿氢需求以头部企业的产能升级主要推动力。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建成CTO/MTO产能1772万吨/年,占烯烃总产能的20%左右。其中中石化、中煤等国企的CTO/MTO产能占比达到50%左右;民营企业中以宝丰集团规模,产能占比超过10%。2020年开始,宝丰、中石化、中煤等企业陆续开展蓝醇(参考国际名称,特指不完全零碳的甲醇,即绿氢耦合煤制甲醇)制烯烃的示范,合计涉及烯烃产能超50万吨/年,预计2025年左右可全部投运。甲醇制氢催化剂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添加助剂等方法进行提高。
催化剂装填技术要求(1)必须严格按催化剂装填图的要求装填瓷球(柱)和催化剂(2)定期测量催化剂料面的高度,核算所装催化剂的数量和装填密度,尽可能使催化剂装填密度接近设计值。(3)催化剂装填过程中,尽可能相同水平面的密度均匀,防止出现局部过松。(4)催化剂的自由下落高度小于1.5米以免撞碎催化剂。(5)在催化剂上站立或行走也会损坏催化剂,要求脚下拥有大的胶合板“雪”或在0.3%的支撑板上工作,尽量减少直接在催化剂上行走。(6)每层催化剂的料面要水平。甲醇制氢催化剂在环保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青海新型甲醇制氢催化剂
甲醇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重庆甲醇制氢催化剂设计
天然气制氢工艺的改进通过对转化炉、热量回收系统等进行改造可以实现成本节约、降低对天然气原料的消耗,这种技术通过对原料的消耗,这种技术通过对天然气加氢脱硫和在转化炉中放置适量的特殊催化剂进行裂解重整,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转化气,之后再进行热量回收,经一氧化碳变换降低转化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再通过PSA变压吸附提纯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氢气。天然气制氢装置中氢气提纯工艺主要是在适当条件下,将硅胶、活性炭、氧化铝等组成吸附床,并用吸附床将变换气中各杂质组分在适当的压力条件下进行吸附,不易被吸附的氢气就从吸附塔的出口输出,从而实现氢气的提纯。重庆甲醇制氢催化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