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阻垢剂具体都有哪些作用
1、反渗透阻垢剂是专门用于反渗透(RO)系统及纳滤(NF)和超滤(UF)系统的阻垢剂,可防止膜面结垢,能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反渗透阻垢剂特点:①在很大的浓度范围内有效的控制无机物结垢②不与铁铝氧化物及硅化合物凝聚形成不溶物③能有效地抑制硅的聚合与沉积,浓水侧SiO2浓度可达290ppm④可用于反渗透CA及TFC膜、纳滤膜和超滤膜⑤较好的溶解性及稳定性⑥给水PH值在5-10范围内均有效 阻垢剂内含有效阻垢成分,利用污垢和酸根反应的原理,在去除污垢的同时又增加了亮度,确保足够的效果。反渗透阻垢剂准备
阻垢剂是能够控制产生水垢和污泥的水处理化学药剂。常将阻垢剂与缓蚀剂共同称为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剂,或缓蚀阻垢剂。通常的水处理剂往往同时具有缓蚀和阻垢两种性能,所以有时不能截然区分缓蚀剂和阻垢剂,只能按其主要性能区分。例如,通常认为有机磷酸盐是阻垢剂,也有缓蚀作用;聚磷酸盐为常用的缓蚀剂,也有阻垢作用。早期采用的阻垢剂都是经过加工的天然聚合物产品,如淀粉、葡萄糖酸钠、丹宁、磺化木质素等。天然阻垢剂具有价格低廉、无害等优点,但其阻垢率较低,故药剂用量较多,一般在循环冷却水中的浓度需保持50~100mg/L以上,葡萄糖酸钠约需200~500mg/L。由于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利于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提高,所以使用者渐少,并多不单独使用,而是与人工合成的缓蚀阻垢剂复合使用。RO阻垢剂价格阻垢剂是一种预防水垢产生和积累的化学药剂,阻垢剂分子有很多化学键可以结垢离子形成螯合。
工业纯水制水设备长期运行会在膜元件表面上沉淀污染物质,导致膜元件结垢,从而使反渗透膜元件性能下降。反渗透阻垢剂可防止膜面结垢,能提高产水量和产水质量,降低运行费用。 反渗透膜是工业纯水制水设备的关键部件,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时,水中钙镁等离子会不断析出并在反渗透膜表面附着,形成结垢堵塞膜孔,这样会影响设备的出水效率,损坏反渗透膜。由于反渗透膜价格较高,所以在设备运行中,要增加一段加药系统,工业纯水制水设备在水中投加反渗透阻垢剂,延缓钙镁离子的析出和膜面结垢
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的新型阻垢剂均为人工合成或聚合产品,比天然阻垢剂的阻垢率高,能够满足更高的阻垢要求。其使用浓度为几个毫克每升,一般<10mg/L。常用的阻垢剂有以下几类。(1)聚羧酸类常用的均聚羧酸有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及水解聚马来酸酐。近年已开发出多种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如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水解聚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AMPS等共聚物。(2)膦酸类常用的有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及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3)有机磷酸酯类如六元醇磷酸酯、聚氧乙烯基磷酸酯。(4)膦羧酸类如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常用的有ATMP、HEDP、EDTMPS、DTPMPA、PBTCA、BHMT等。
怎样计算反渗透阻垢剂的加药量?反渗透阻垢剂的推荐浓度一般为3-6ppm,即反渗透设备每进水1吨需要添加3-6g的阻垢剂。月用量的计算:W=Q×S×H×30/1000,式中:W为月用量(Kg);Q为反渗透设备的进水流量(m3/h);S为投加浓度(3-6ppm,即g/吨),H为反渗透设备的工作时间(小时);1000为g与Kg的换算量。例一台反渗透设备的产水量为75吨/小时,则进水需要至少100吨/小时,月用量为:100×3.5×24×30/1000=252Kg。反渗透阻垢剂一般添加在反渗透系统的保安过滤器,即精密过滤器之前(通过滤芯,使投入的阻垢剂能很好的与原水混合),通过计量泵投加在反渗透设备的管道之中。可以直接使用原液也可稀释后再使用,稀释倍数不得超过10倍,即浓度不得低于10%。脱盐或部分脱盐处理技术有:反渗透、离子交换(含弱酸弱碱树脂离子交换法)、电渗析、电容 性去离子技术等。南通 EDI阻垢剂
较高质量的阻垢剂应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长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反渗透阻垢剂准备
反渗透阻垢剂和循环水阻垢剂的区别?
由于二者所面临情况的不同,对于二者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循环水的运行环境要求长效,耐菌,可以使用大量的聚合物分散剂,提供对悬浮物的分散作用来增加阻垢效果,循环水系统体积大,露天运行,对于药剂的纯度要求不高。反渗透阻垢剂由于作用时间短,要求阻垢剂快速与结垢离子作用,所以要求快速高效;另外由于膜内部通道狭窄,如果采用聚合物分散剂会引起更大的问题;同时阻垢剂过程是在膜表面的浓缩过程,如果杂质含量高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反渗透阻垢剂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