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核酸内切酶VIII(EndonucleaseVIII)是一种来自大肠杆菌的DNA损伤修复酶,具有以下特点:1.**双功能活性**:核酸内切酶VIII具有N-糖基化酶(N-glycosylase)活性和AP裂解酶(AP-lyase)活性。2.**释放受损嘧啶碱基**:N-糖基化酶活性可以释放双链DNA上受损的嘧啶碱基,如胸腺嘧啶乙二醇和尿嘧啶乙二醇,生成一个脱嘌呤(apurinic,AP)位点。3.**切割AP位点**:AP裂解酶活性可以切割AP位点的3'和5'端,产生一个具有3'和5'磷酸的碱基缺口(Gap)。4.**识别并切除受损碱基**:核酸内切酶VIII可以识别并切除多种受损碱基,包括尿素、5,6-二羟基胸腺嘧啶、胸腺嘧啶乙二醇、5-羟基-5-甲内酰脲、尿嘧啶乙二醇、6-羟基-5,6-二氢胸腺嘧啶和甲基羟丙二酰脲。5.**与EndonucleaseIII的区别**:虽然核酸内切酶VIII与核酸内切酶III相似,但核酸内切酶VIII具有β和δ裂解酶活性,而核酸内切酶III具有β裂解酶活性。6.**应用领域**:核酸内切酶VIII可以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NGS建库中DNA损伤修复、酶法合成DNA中释放DNA链、碱洗脱,搭配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进行含U片段的克隆等。

Hifair® Ⅱ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 :适用于从总RNA或mRNA模板合成链cDNA,具有高热稳定性。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

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标准物质

T5核酸外切酶在基因克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性**:T5核酸外切酶依赖性组装(TEDA)方法在常规克隆中的效率与使用专有DNA聚合酶的商业In-Fusion方法相似,但高于使用T5核酸外切酶、Phusion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Gibson方法。2.**低成本**:TEDA方法每个反应使用0.04U的T5核酸外切酶,价格为0.25美分,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3.**简单性**:TEDA方法的反应混合物非常简单,易于操作,这使得它在预算有限的实验室中尤其有用。4.**灵活性**:TEDA方法能够组装多个DNA片段,并在多个位点同时进行定点诱变,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克隆和突变方法。5.**阳性克隆率**:使用T5核酸外切酶的无缝克隆技术可以确保100%的阳性克隆率,这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6.**协同作用**:在无缝克隆中,T5核酸外切酶与Phusion高保真DNA聚合酶和TaqDNA连接酶协同作用,通过切割、填补和连接三个步骤,高效地完成DNA片段的连接。7.**减少污染**:T5核酸外切酶可以降解碱裂解提取质粒中的变性DNA,减少超螺旋DNA的污染,提高DNA克隆和转染效率。这些优势使得T5核酸外切酶成为基因克隆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尤其是在需要高效、低成本和操作简便的实验环境中。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Pfu DNA Polymerase与Taq酶的对比:与Taq酶相比,Pfu DNA Polymerase的错误率更低,适合高精度实验。

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标准物质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DNA聚合酶I(BstDNAPolymeraseI)和它的大片段(LargeFragment)是两种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酶。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构和活性:1.**结构**:-完整的BstDNAPolymeraseI包含一个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区域,而大片段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或蛋白酶处理去掉了这个外切酶活性区域的酶。因此,大片段没有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但保留了5'→3'的DNA聚合酶活性。2.**活性**:-BstDNAPolymeraseI具有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这意味着它在合成DNA的同时可以“校对”错误,切除不匹配的核苷酸。而大片段由于缺少外切酶活性区域,不具有这种校对能力。-大片段具有更强的链置换能力,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于等温扩增反应,如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和滚环扩增(RCA)。3.**应用**:-BstDNAPolymeraseI由于具有校对功能,可能更适合于需要高保真度的DNA合成反应。-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由于其链置换能力,更适合于等温扩增技术,这些技术不需要热循环仪,可以在恒定温度下进行DNA扩增。4.**热稳定性**:-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通常在65°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反应,而BstDNAPolymeraseI可能具有更宽的反应温度范围。

BloodGenomicDNAIsolationKitwithMagneticBeads是一种利用磁珠技术从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的试剂盒。以下是一些关键特点和应用:1.**高效提取**:该试剂盒采用特殊的磁珠和缓冲体系,能够快速且高效地从100μl至1ml的血液中分离和纯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2.**磁珠特性**:独特的磁珠具有很强的核酸亲和力,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快速分离和纯化核酸。这些磁珠对磁场响应迅速,使得提取过程既安全又便捷。3.**提取过程**:血液样本在裂解液和蛋白酶K的作用下迅速裂解,释放出的基因组DNA与磁珠特异性结合。通过磁分离架的作用,磁珠与溶液快速分离,经过洗涤去除杂质,用洗脱液将基因组DNA从磁珠上洗脱下来。4.**应用广**: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多种分子生物学实验,如PCR扩增、酶切、基因分型、Southern杂交、高通量测序、基因组DNA文库构建等。5.**操作简便**:整个抽提过程大约需要50分钟,操作简便,无需使用有毒有害的有机试剂,如酚或氯仿,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6.**高纯度和高回收率**:提取的DNA纯度高,A260/A280通常在1.7-1.9之间,表明蛋白和RNA的污染低。回收率通常超过80%。

Taq DNA Polymerase 能够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保持稳定,其适催化温度在75-80°C。

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标准物质

提取的病毒核酸可以直接用于多种实验,主要包括:1.**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这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可以对病毒核酸进行定量检测。它通过实时监测PCR过程中的荧光信号来确定病毒核酸的数量。例如,病毒核酸检测就是基于此技术,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病毒的靶基因进行定性检测。2.**逆转录PCR(RT-PCR)**:这项技术用于检测RNA病毒,通过将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进行PCR扩增,以检测病毒的存在。RT-PCR技术灵敏而且用途广,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RNA病毒的含量。3.**等温扩增法**:包括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和切口延伸等温扩增(NEAR),这些方法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无需复杂的设备,适用于快速、现场的病毒核酸检测。4.**数字PCR(dPCR)**:这是一种高度灵敏的技术,可以对病毒核酸进行定量。它通过将样本分配到成千上万的微小反应室中,每个反应室单独进行PCR扩增,从而实现对病毒核酸的精确计数。5.**核酸杂交技术**: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可以用于检测特定病毒核酸序列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存在和定位。Tn5转座酶高通量测序建库、ATAC-seq 等多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与这些技术很好地结合。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

FnCas12a在切割DNA时产生黏性末端,有助于提高同源定向修复(HDR)的效率。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

ExoIII(ExonucleaseIII)和Lambda核酸外切酶(λExonuclease)在DNA末端处理上的主要不同点如下:1.**作用方向**:-**ExoIII**:具有3'→5'外切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它从DNA链的3'-OH末端逐步切去单核苷酸。-**Lambda核酸外切酶**:是一种5'→3'核酸外切酶,能选择性地沿5'→3'方向消化5'端磷酸化的双链DNA。2.**底物特异性**:-**ExoIII**:适底物是平末端或5'末端突出的DNA,但也可以作用于双链DNA切刻位点产生单链缺口。由于对单链DNA无活性,因此难以切割3'突出末端。-**Lambda核酸外切酶**:适底物是5'磷酸化的双链DNA,对单链DNA和5'端未磷酸化修饰的DNA的酶切活性较低,不能从DNA的切刻或缺口处起始消化。3.**活性差异**:-**ExoIII**:对具有3'-突出末端(至少有4个碱基,且具有3'-末端C残基)的DNA、单链DNA、硫代磷酸酯连接的核苷酸无活性。-**Lambda核酸外切酶**:对5'-OH端的切割速度比5'-P端慢约20倍;对单链DNA的酶切速度比双链DNA慢约100倍。4.**应用场景**:-**ExoIII**:可以用于生产特定方向的单链DNA,将线性化DNA设计成为一端为不切割末端(3'突出端),另一端则设计为易切割末端(平端或5'突出端)。

Recombinant Mouse Noggin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