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Cre重组酶在基因编辑中的操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与结合**:-Cre重组酶首先识别并分别结合两个LoxP序列的两个反向重复序列,形成一个二聚体。2.**四聚体形成**:-两个二聚体互相靠近,形成由四个Cre分子与两个LoxP位点结合形成的四聚体复合物。3.**DNA切割与交换**:-Cre重组酶在每个LoxP位点的间隔序列中引导单链切割,产生带有3’端羟基的断裂。每个LoxP位点的两个单链分别被切割。切割产生的自由3’端与对侧的3’端进行交换和重连,形成Holliday交叉结构。4.**分子重组与解旋**:-Holliday交叉结构通过Cre酶的作用被解旋并重组,形成新的重组产物。这个过程导致两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序列被删除、反转或易位,具体效果取决于LoxP序列的排列方式(方向和位置)。5.**条件性基因编辑**:-通过建立特异性Cre小鼠,该小鼠中的Cre重组酶由特定启动子驱动,可在特定细胞或组织或全身表达Cre重组酶。与带有Lox位点的Flox小鼠杂交,子代中可以获得既带有Cre又带有Flox基因的小鼠,实现条件性基因打靶(表达或敲除靶基因)。FnCas12a需要一个crRNA,而不需要tracrRNA,简化了RNA的设计和构建过程。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His-Avi Tag

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His-Avi Tag,标准物质

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嗜热脂肪芽孢杆菌DNA聚合酶大片段)是一种经过改造的酶,它来源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DNA聚合酶I,通过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获得。这种酶具有5'→3'的DNA聚合酶活性,但不具有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因此它在等温扩增反应中非常有用,如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和滚环扩增(RCA)等。以下是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的一些关键特点和应用:1.**等温扩增**: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具有很强的链置换能力,适用于多种等温扩增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50-68°C之间进行,比较好反应温度为65°C。2.**快速测序**:由于其高聚合酶活性,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可以用于快速测序,特别是对于高GC含量的DNA模板或微量(纳克量级)DNA模板的测序。3.**全基因组扩增**: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也可用于全基因组扩增(WGA),这是一种在不需要热循环仪的情况下扩增整个基因组DNA的技术。4.**高dUTP耐受性**:与BstDNAPolymerase2.0相比,BstDNAPolymerase,LargeFragment在进行等温扩增时不具有将dUTP掺入合成的DNA链的能力,这使得它在某些应用中更具优势。Recombinant Mouse GITR/TNFRSF18 Protein,His Tag随后,泛素分子从E1转移到泛素结合酶E2,再通过泛素连接酶E3的作用,将泛素分子连接到靶蛋白上。

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His-Avi Tag,标准物质

提取的DNA质量评估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纯度评估**:-**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DNA样本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OD值)来评估DNA的纯度。纯度可以通过OD260/OD280的比值来评估,对于纯DNA,这个比值通常在1.8左右。如果比值低于1.8,可能表明存在蛋白质污染;如果高于1.9,则可能存在RNA污染。此外,OD260/OD230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估盐离子等杂质的残留,纯DNA的比值应在2.0-2.2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通过电泳分离DNA片段,根据DNA在凝胶上的迁移情况来评估其纯度。如果泳道口中存在较亮的条带,可能表明存在蛋白污染。2.**浓度评估**:-**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根据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law)计算DNA的浓度。对于纯DNA,OD260的读数为1.0时,大约相当于50μg/mL的双链DNA。-**荧光定量法**:使用荧光染料结合DNA,通过测量荧光变化来定量DNA。这种方法比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敏感、精确,并且可能对特定的核酸有特异性。

在PCR实验中,确保引物与目标序列的完全特异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1.**基于已知序列设计引物**:根据目标DNA序列,使用计算机软件(如Primer3、Snapgene等)设计出两个互补的引物,以保证引物的特异性和准确性。2.**引物长度和Tm值**:通常选择引物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引物的Tm值(熔解温度)通常选择在50-60℃之间,以保证引物和目标DNA序列的稳定性。3.**避免与其他DNA序列的交叉反应**:使用BLAST等计算机软件进行引物特异性检查,确保引物只与目标序列互补,而不与其他非目标序列发生杂交。4.**避免引物自身结合**:设计引物时要避免引物之间自身结合,因为这会影响PCR反应的特异性和效率。5.**引物的3'端设计**:引物的3'端应避免富含GC,以确保与模板序列的稳定结合。同时,避免3'端存在序列,以防止形成引物二聚体。6.**避免内部二级结构**:设计引物时,应避免存在可能产生内部二级结构的序列,以保证引物与模板序列的结合。7.**使用在线工具进行引物特异性检验**:利用Primer-BLAST等在线工具设计引物,并进行特异性验证,确保引物只扩增特定目标序列。尽管Ultra-Long Master Mix设计用于长片段扩增,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非特异性扩增,需要通过优化引物。

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His-Avi Tag,标准物质

Lambda核酸外切酶(LambdaExonuclease,简称λExonuclease)是一种具有特定特性和应用的酶,以下是其主要特点和应用:1.**特异性作用**:λExonuclease是一种5'→3'核酸外切酶,能选择性地沿5'→3'方向消化5'端磷酸化的双链DNA。2.**酶切活性**:对单链DNA和5'端未磷酸化修饰的DNA的酶切活性较低,不能从DNA的切刻或缺口处起始消化。3.**嗜磷酸性**:该酶具有非常强的嗜磷酸性,磷酸化的核酸链与非磷酸化的核酸链的切割效率相差达200倍以上。4.**切割效率**:Lambda核酸外切酶是一种具有高度持续性的碱性核酸外切酶,可以连续地将核酸切割成为单个碱基,切割比较高速率可以达到1000nt/S。5.**应用领域**:-生成单链PCR产物用于DNA测序。-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滚环扩增。-从双链DNA片段生成单链DNA。-PCR产物的克隆。-质粒制备净化。6.**酶活性定义**:Oneunitisdefinedastheamountofenzymerequiredtoproduce10nmolofacid-solubledeoxyribonucleotidefromdouble-strandedsubstrateinatotalreactionvolumeof50μlin30minutesat37ºCin1XLambdaExonucleaseReactionBufferwith1μgsonicatedduplex[3H]-DNA。泛素分子可以通过其内部的赖氨酸残基(如Lys48)与其他泛素分子形成多聚泛素链。Cre重组酶

通过工程化改造,如将FnCas12a与单链DNA外切酶融合,可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扩大FnCas12a可以靶向的范围 。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His-Avi Tag

T7EndonucleaseI(T7EI)是一种特殊的DNA内切酶,具有以下特点:1.**识别错配DNA**:T7EI能够识别并切割不完全配对的DNA、十字型结构DNA、Holliday结构或交叉DNA以及异源双链DNA。2.**切割位点**:T7EI切割错配位点5'端的、第二或第三个磷酸二酯键。3.**灵敏度**:T7EI对错配DNA的识别非常灵敏,能够检测并切割单碱基和多碱基的错配。4.**应用**:T7EI常用于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导致的基因突变的鉴定。它通过识别错配DNA来帮助鉴定基因编辑是否成功以及是否有非目标效应。5.**直接电泳检测**:T7EI的产物可以直接通过电泳进行检测,这使得它在实验操作中更为方便。6.**来源**:T7EI来源于大肠杆菌菌株,是一种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和T7核酸内切酶I(T7EI)的融合蛋白。7.**成本效益**:尽管T7EI在商业上使用时成本较高,但它在大规模样本测试中,尤其是在基因突变鉴定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筛选方法。8.**特殊注意事项**:T7EI能够识别长度大于或等于2bp的插入、缺失或突变导致的错配DNA,但不能识别1bp的插入、缺失或突变。这些特点使得T7EndonucleaseI成为基因突变鉴定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尤其是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中。Recombinant Biotinylated Human ULBP-2 Protein,His-Avi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