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计算,并经试配调整后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应为重量比。(1)混凝土搅拌一般宜由场外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或现场搅拌站搅拌,应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种原材料合格,计量偏差符合标准规定要求,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合理、准确,很终确保混凝土搅拌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2)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宜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否则,应在浇筑前二次搅拌。(3)要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运次数,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运至现场并浇筑完毕。水利工程施工,堤坝夯实筑牢防洪屏障。宁波建筑室外装修工程施工
施工测量现场主要工作有长度的测设、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及倾斜线的测设等。测角、测距和测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规模小或精度高的单独项目或单位工程,可通过市政水准测控控制点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宁波建筑室外装修工程施工施工中的防火设施配备齐全,防患于未然。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很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一')拉伸性能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越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钢材强度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二)冲击性能冲击性能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的化学成分及冶炼、加工质量都对冲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钢的冲击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冲击性能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降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冲击值急剧下降,从而可使钢材出现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钢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三)疲劳性能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故《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中对配筋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比较低强度等级作出了相应规定。一般环境中的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普通钢筋的保护层**小厚度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较大水胶比应符合表1A412013-4的要求。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低于表1A412013-4的要求,但降低幅度不应超过两个强度等级,且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和50年的构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和C20。当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表1A412013-4的规定低一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当低两个等级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_。具有连续密封套管的后张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且不应小于孔道直径的1/2,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先张法构件中预应力钢筋在全预应力状态下的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10mm。直径大于16mm的热乳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施工围挡设置规范,既隔离施工区又保障安全。
按预加应力的方式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在后张法中,按预应力筋粘结状态又可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的特点是:先张拉预应力筋后,再绕筑混凝土;预应力是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后张法的特点是:先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在其上张拉预应力筋;预应力是靠锚具传递给混凝土,并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根据预应力筋应力损失发生的时间可分为:瞬间损失和长期损失。张拉阶段瞬间损失包括孔道摩擦损失、锚固损失、弹性压缩损失等;张拉以后长期损失包括预应力筋应力松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等。对先张法施工,有时还有热养护损失;对后张法施工,有时还有锚口摩擦损失、变角张拉损失等;X寸平卧重叠生产的构件,还有叠层摩阻损失等。工程施工的进度看板,让全体人员直观了解工期情况。宁波建筑室外装修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时,材料的合理堆放便于取用,提升效率。宁波建筑室外装修工程施工
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还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C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3)混凝土输送当采用泵送方式时,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输送泵管安装接头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4)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3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5)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1)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2)粗骨料料径小于25mm时,不宜超过6m。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宁波建筑室外装修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