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材料获得欧洲的批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行的路径是通过授权机构进行材料评定,以获取材料特殊批准(PMA)证书,从而用于产品制造。材料的特殊批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所使用的材料在1999年11月29日前已被确认安全(即为成熟材料,非新品种材料);符合现有标准或特定技术条件;拥有符合EN10204标准的材料质量证书;不接受来源不明的材料。 在执行材料特殊批准时,授权机构将审核制造商提供的材料申请及采购文件、材料供应商评审文件、材料质量证书,以及必要时进行的附加试验记录和材料验收检验记录。对于符合要求的材料,授权机构将向制造商颁发材料特殊批准证书。该证书适用于该制造商,而对其他企业无效。如果某材料获得欧洲批准,则所有制造商均可使用。根据PED规定,Ⅰ类和Ⅱ类设备用材料由制造商自行执行材料特殊批准,而Ⅲ类和Ⅳ类设备用材料则需由授权机构进行材料特殊批准。 关于EN10204材料检验证书,PED对材料(包括铸锻件)生产商的基本安全要求是:建立合适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由欧盟的合格机构进行认证和特殊评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根据欧盟EN10204标准签发的B证书,才能被接受。未取得 CE 认证,产品无缘欧盟市场。澳洲CE认证国际第三方认证
其签发的PED证书才会被认可。承压设备的PED指令认证介绍: 压力设备指令(Pressure Equipment Directive, PED)是欧盟成员国为应对承压设备安全问题而达成一致的一项强制性法规。该指令对承压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ESRs)进行了明确规定,并确保了欧盟承压设备的现有安全水平。凡是设计压力超过特定阈值的承压设备,无论其压力或容积如何,都必须符合PED的相关规定。 包括灭火器、压力表、阀门、安全阀、空气柜、塔槽、管路、管件及蒸汽设备等所有用于装载或输送流体的设备,均需遵循PED指令。澳洲CE认证国际第三方认证符合 CE 指令,产品合规进入欧盟。
1. 经济运营人分类:在压力设备指令中明确经济运营人的角色。 2. 合格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根据欧洲统一标准进行产品测试和/或安全评估; - 制定程序以确保批量生产的一致性; - 确定产品和经济经营者的识别要素; - 提供用户说明和安全信息; - 制定纠正措施的实施程序。 3. 技术文件:草拟技术文件(包括用户手册),以便基于该文件评估产品的合格性。 4. 欧盟符合性声明:起草欧盟符合性声明,表明压力设备符合CE法规。产品在符合压力设备指令及相关标准后,将立即贴上CE标志。 关于欧盟承压设备法规: - 简易压力容器(SPVD)- 2014/29/EU:用于压缩空气和氮气的容器,例如空气压缩机、气动系统、制动系统等。 - 压力设备(PED)- 2014/68/EU:涵盖压力容器、热交换器、反应堆、低温容器、水管锅炉、壳体锅炉、安全阀、阀门、灭火器和呼吸器用气瓶等。
授权机构将不定期对制造商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每台产品均需贴上CE标志和授权机构识别号,并出具书面的符合性声明。 1. 模式D1:生产质量保证按模式A编制技术文件。制造商需按照批准的质量体系进行生产,并进行终检验和试验,以确保承压设备符合相关指令要求。其余内容与模式D相同。 2. 模式E:产品质量保证。制造商需按照批准的质量体系进行终检验和试验,确保承压设备符合EU生产型式检验证书所述的型式,并满足指令要求。其余内容与模式D相同。 3. 模式E1:产品质量保证按模式A编制技术文件。制造商需按照批准的质量体系进行终检验和试验,以确保承压设备符合相关指令要求。其余内容与模式E相同。 4. 模式F:产品验证。制造商需确保承压设备符合EU生产型式检验证书或EU设计检验证书及相关指令要求。授权机构将对每台产品进行检查和试验,以验证其型式符合性及满足指令要求。符合 CE 要求,产品顺利进入欧洲。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了解机械MD指令所需的材料及认准范围。机械MD指令所需材料包括: 1. 商标的电子版本 2. 公司和产品的英文简介,包括相关参数表 3. 申请书信息(由我方提供,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电话及产品信息) 4. 产品外观尺寸图,标明长、宽、高 5. 总装图,要求标出主要零部件 6. 操作人员位置图,包括纵向和横向的移动空间 7. 警告标示图 8. 搬运图(如使用叉车,需标明物箱的重量和体积,以及装箱后的毛重;如需吊装,需标出吊钩位置) 9. 维护润滑图(需标出润滑点、润滑油的规格、品质及润滑部位名称) 10. 铭牌图(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商标、地址及联系方式) 以上材料将有助于确保符合新版机械指令的要求。产品经 CE 认证,符合欧洲安全法规。澳洲CE认证国际第三方认证
产品贴上 CE 标志,赢得欧洲消费者信赖。澳洲CE认证国际第三方认证
欧盟CE认证对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CE认证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其产品能够与欧洲本土企业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竞争,从而展示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CE认证也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欧盟的标准与规范。这一过程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进行研发、测试及生产管理。此外,中国企业还需深入了解欧盟的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加强与欧洲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持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总之,欧盟CE认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积极应对,中国企业才能在欧洲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澳洲CE认证国际第三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