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窗样板件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淋水试验。外墙窗框填缝完成后应抽样进行淋水试验。抽样比例、检验方法由各方协商确定,外墙雨水渗漏性能推荐按SJG 14--2004《非承重砌体及饰面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中9.1.4条执行,即:“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检验,检查数量不应少于10%的房间:①大雨后检查;②在女儿墙处设置水管,淋水6h;③用0.2~0.3 MPa的压力水距墙0.3m、淋水15min。”如设计方、业主、监理要求采用其他试验方法,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各方通过协商确定,并应另编安全技术交底。外墙防水的砌筑要求。崇明区内墙外墙防水
3、砼外墙修补砼外墙局部出现少量涨模、蜂窝麻面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方法对砼表面进行修补。①涨模修补,首先将不符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凸出砼部分凿除,并清理干净,其次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找平洒水养护十四天。②蜂窝修补(所有发现的蜂窝麻面均面积较小无深孔现象),首先对砼面上的松动的石子、砼屑凿去,并清理干净。其次在修补前应先浇水冲洗待修补的砼面上的灰尘,保持修补基面的湿润,然后用1:2或1:2.5的水砂浆找平,洒水养护十四天。崇明区内墙外墙防水用膨胀水泥砂浆塞满。
聚合物砂浆防水层分格缝的留设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嵌填密封材料前,应将分格缝清理干净。门框、窗框、伸出外墙管道、预埋件等与防水层交接处应留8~10 mm宽的凹槽进行密封处理,密封材料应嵌填密实。 8)聚合物砂浆防水层每层宜连续施工,留茬时,应采用阶梯坡形茬,接茬部位离阴阳角不得小于200mm;上下层接茬应错开300 mm以上,接茬应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聚合物砂浆防水层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水养护或直接受雨水冲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硬化后应采用干湿交替的养护方法;普通防水砂浆防水层应在终凝后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期间不得受冻。
窗眉泛水、金属板窗台泛水使用金属或塑料类的材料作为泛水,不让其进入窗体;窗台使用金属板将雨挡在外面。六外墙防水认识的几个误区误区1:外墙渗漏水主要是由于施工原因所造成一旦建筑发生渗漏水,探究原因时,普遍认为是施工引起的。按目前普遍的施工质量水平,施工方面的因素肯定存在,但从根本上看,外墙缺乏防水设防是造成渗漏水的主要原因。因为目前一般的砌体外墙构造是:饰面层-抹灰找平层-糙底层-砌体-内墙抹灰与涂料,从外到内没有一道功能性防水层,虽然墙面上的雨水量不是太大,但霉雨季节的长时间雨淋、台风时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吹到墙面,这两种状况下,没有一道有效的防水层不渗水是偶然,渗漏水是必然。如果屋面与这种墙体构造相同,再大的坡度也会渗漏水。施工质量、砌体等因素,都是造成成墙渗漏的原因,但没有一道防水层是关键问题。精心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施工完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选用合理的防水材料对外墙进行必要性保护对防水材料的有效选择是防护外墙渗漏的有效手段,实践中,在对防水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尽量选择那些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规范材料,针对工程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以便于切实通过防水材料对房屋建筑的外墙形成一定的保护。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从防水系统构造、细部节点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建筑外墙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指出外墙防水是保证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耐久性、营造舒适居住环境的基础,应予以重视。外墙防水是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不受水的侵袭。崇明区内墙外墙防水
以防下道工序批灰过厚或过薄。崇明区内墙外墙防水
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外墙防水方式,可同时实现保温和防水效果。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清理墙面上的尘土、油污等杂质,并确保墙面干燥平整。2.粘贴防水层:使用的防水胶水或粘结剂,将防水膜或防水板固定在墙面上,形成防水层。确保膜与基层完全贴合,无气泡和空隙。3.固定保温材料: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墙面上,如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注意保温材料之间的缝隙要处理好,以减少热桥效应。4.粘贴网格布:在保温层上粘贴网格布,用于增强系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5.涂刷防裂砂浆:在网格布上涂刷一层防裂砂浆,以增加系统的耐候性和抗裂性。6.喷涂面层:使用喷涂机将外墙面涂刷一层抗碱纤维素胶水,然后将饰面砂浆喷涂在表面形成装饰层。崇明区内墙外墙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