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使用要求不同,而贮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一般培养基在受热、吸潮后,易被细菌污染或分解变质,因此一般培养基必须防潮、避光、阴凉处保存。对一些需严格灭菌的培养基(如组织培养基),较长时间的贮存,必须放在3-6℃的冰箱内。由于液体培养基不易长期保管,均改制成粉末。无机培养基则为化学合成培养基,其用途从分离细菌到研究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都普遍应用。PCFA培养基基础
预装培养基是一种快速而方便的微生物培养技术,通常在无菌的纸板或管中提供。它们已经含有必要的营养成分,可以直接使用于微生物,从而将实验室的培养基制备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到几分钟。此外,预装培养基通常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可以存储数月甚至数年而不影响到较终的微生物培养结果。虽然预装培养基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但它们不能提供微生物所需要的所有物质。一些微生物需要特定的营养成分,如果预装培养基缺少这些必要成分,它们将无法生长和繁殖。此外,某些微生物需要特定的肥料和环境条件来繁殖,而预装培养基通常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单一强度基本培养基常见的细菌类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等等。
预装培养基还可以减少实验中的变量。手工制备培养基可能存在差异,例如组成有所不同、pH 值不同等,这些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使用预装培养基可以减少这些变量的影响,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预装培养基是由专业实验室制备的,并且备有合适的数量和质量保证。手工制备的培养基可能因为技术不精、物料不全等原因造成品质不佳的情况,从而影响实验效果。使用预装培养基可以保障培养基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效果的准确性。预装培养基具有更高的实验效率、更好的实验安全性、更少的变量和更高的培养基质量。与手工制备培养基相比,预装培养基在实验室研究中更具优势,可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准确性。
天然培养基是指一类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例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和LB培养基等。常用的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包括豆芽汁、玉米粉、土壤浸液、麸皮、牛奶、血清、椰子汁等。天然培养基成本较低,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也适于用来进行工业上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而配制的培养基。例如。高氏1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等。合成培养基有一定的配方,配制合成培养基时重复性强,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成本较高,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适于在实验室用来进行有关微生物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LG培养基 SSM琼脂 平板计数琼脂(PCA)标准方法琼脂(SA) TAT肉汤基础 心浸液肉汤(Huntoon)HIB培养基。
实验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置未使用的预装培养基。预装培养基经过特殊的加工和封装,以保持其长期保存和使用的能力。但一旦它们失效或被污染,将无法再被使用。因此,在处理余下的预装培养基时,必须遵循正确的程序。包括循环使用等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不只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还可能会对实验室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在决定处理方式时,实验室应参考微生物处理方面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是确保使用过的预装培养基能够较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的重要步骤。该过程必须遵循实验室安全和卫生标准,并根据微生物处理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进行。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处置预装培养基,不只可以保护实验室工作者和环境安全,还可以确保使用到的微生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只当实验室严格遵守这些规范时,才能实现更多有用的、高质量的实验研究。制备培养基时必须注意 pH 值和温度的测量和调节。KM2猪肺炎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通过对培养基的深入研究和优化,可以更好地实现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PCFA培养基基础
在保存干粉培养基时还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尽可能缩减干粉培养基长时间不间断存储。因为长时间不使用,尤其是室温下,会受到光照、湿度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温湿度波动,会产生不稳定的物理与化学效应,导致化学反应发生,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生长。在保存时使用密封包装进行,使其隔绝空气和水分及其他微生物的进入。及时检查干粉培养基的保质期,避免超过保质期的使用,影响实验结果。准确记录干粉培养基的配方,标签上应说明干粉培养基的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混合使用指导,以方便日后使用。PCFA培养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