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应急监测设备、车辆,及时准确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密切关注受事件影响地区市场供应情况及公众反应,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集体中毒等。通过授权发布、发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解读等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原因、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等。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救灾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受影响人员与涉事单位、地方人民及有关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出现,维护社会稳定。如需向国际社会通报或请求国际援助时,环境保护部商外交部、商务部提出需要通报或请求援助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事项内容、时机等。5. 环境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环境监管和应急管理的能力。金华造粒厂环境应急预案推荐公司
通报人(***)。2、接警(会场模拟)。现场指挥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通报时,调度室值班人员(***担任)开启电话录音,问清事故情况,了解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现状、类型、特征。并告知现场指挥部领导。3、报告(会场模拟)值班矿长***接到突发环境事件报警后,将有关情况通知现场调援组,调援小组立即对接警情况与报告人进行复核。复核后调援小组赶赴现场,在较快时间将接警详细情况报告周立举总指挥,同时联系副总指挥程长青通知建议启动***煤业公司应急程序。(二)进入应急状态(会场模拟)1、总指挥周立举同志宣布立即启动《***煤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并立即完成以下任务:(1)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所有成员通报突发事件的初步调查情况。(2)组织救援力量奔赴现场,协助先期到达的调援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件发展。(3)通知应急应急救援组组织人员、器材奔赴现场。(4)通知通信联络组赶赴现场,保障通讯设施通畅,保存影音资料。1、现场指挥部展开工作(现场模拟)。应急工作领导成员先后到达现场,立即投入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的工作。应急指挥中心实时了解各应急小组所在位置或已展开应急工作的情况。2、现场应急救援抢救组展开工作。金华造粒厂环境应急预案推荐公司17. 环境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环境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三、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四、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
区环保部门将企业报备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信息登记表》(包括F303表环境风险源现场处置预案(一源一事一案))纳入“一企一档”管理,并在十个工作日内对照纸质件填写内容、“重庆市重点环境风险源登记及隐患排查整治管理系统”老系统登记内容和已备案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及填表说明,逐一校核企业在“重庆市重点环境风险源登记及隐患排查整治管理系统”中填报数据以防止录入错误,有重大缺漏项及时退回企业限期改正。(七)企业编制现场污染处置岗位应急卡片和案例视频。1.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在完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信息登记表》填写及网上登记工作后,在现场处置预案(一源一事一案)编制的基础上,结合内部岗位设置,参照《污染事件现场处置岗位应急卡设计参考》要求,编制岗位应急卡。每个现场处置预案均要编制相应的岗位应急卡。2.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要选取厂内风险等级的1个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单元(按照《重庆市突发事件风险管理操作指南(试行)》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的风险单元),分别从企业及风险源。18. 环境应急预案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法律责任。
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互联网信息监测、环境污染举报热线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收集,及时掌握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事发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或监测到相关信息后,应当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程序和要求向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报告,并通报同级其他相关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事发地人民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相邻行政区域同级人民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地方各级人民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报。接到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跨省级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时,环境保护部要及时通报相关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以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省级人民和环境保护部应当立即向报告:(1)初判为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环境事件;(2)可能或已引发大规模的突发环境事件;(3)可能造成国际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4)境外因素导致或可能导致我境内突发环境事件;(5)省级人民和环境保护部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13. 环境应急预案可以提高环境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金华造粒厂环境应急预案推荐公司
10. 环境应急预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金华造粒厂环境应急预案推荐公司
有关人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环境应急预案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问题,对环境应急预案提出修改意见。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依据有关预案编制指南或者编制修订框架指南修订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及时进行修订:(一)本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二)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的;(三)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四)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于环境应急预案修订后30日内将新修订的预案报原预案备案管理部门重新备案;预案备案部门可以根据预案修订的具体情况要求修订预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对修订后的预案进行评估。金华造粒厂环境应急预案推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