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监测要求10.1一般规定10.1.1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开监测结果。10.1.2企业安装、运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规定执行。GB18599—2020810.1.3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10.2废水污染物监测要求10.2.1采样点的设置与采样方法,按HJ91.1的规定执行。10.2.2渗滤液及其处理后排放废水污染物的监测频次,应根据废物特性、覆盖层和降水等条件加以确定,至少每月1次。废水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按照GB8978的规定执行。45. 固废核查可以为固体废物管理科普宣传提供数据支持。舟山污染场地固废核查治理方案
①利用矿物废料作建筑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填垫材料,冶金、化工和轻工等工业原料。②从含碳、油或其他有机质的废物中回收燃料。③从废物中提取含有土壤、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作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为保护环境和发展生产,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主要发展趋势是:城市垃圾、工矿废物、农业有机废物和工业废渣,从消极处理转向积极利用,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变废为宝,并逐步提高利用率甚至达到完全利用(如粉煤灰)
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1. 填埋:这是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将废弃物在指定的场地进行填埋。这种方法虽然经济实惠,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2. 焚烧:通过高温焚烧,将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过程能释放出热量,可用来发电。但此方法需要高昂的设施成本,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3. 压缩和回收:对于可回收的固体废弃物,如金属、塑料、纸张等,可以通过压缩和分类回收进行处理。这种方法既能减少废弃物的体积,又能回收利用资源。 舟山污染场地固废核查治理方案32. 固废核查可以为固体废物管理技术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贮存场和填埋场技术要求5.1一般规定5.1.1根据建设、运行、封场等污染控制技术要求不同,贮存场、填埋场分为I类场和II类场。5.1.2贮存场、填埋场的防洪标准应按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设计,国家已有标准提出更高要求的除外。5.1.3贮存场和填埋场一般应包括以下单元:a)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b)雨污分流系统;c)分析化验与环境监测系统;d)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e)地下水导排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置)。
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与利用资源的工程技术方法。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性质、特征和对环境的危害,对其进行处置、回收和利用的技术是环境工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处理方法:①一般堆存。适用于不溶解、不飞扬、不腐烂变质、不散发臭气或毒气的块状和颗粒状废物如钢渣、高炉渣、废石等。②围隔堆存(在堆存场地四周建立隔离设施。适用含水率高的粉尘、污泥,如粉煤灰、尾矿粉等。③填埋。适用于大型块体以外的任何形状的废物,如城市垃圾、污泥、粉尘、废屑、废渣等。④焚化。适用于焚化后能缩小体积或减轻重量的有机废物污泥、垃圾等。⑤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处理有机废物,适用处理垃圾、粪便、农业废物、污泥等。50. 固废核查可以为固体废物管理环保事业提供数据支持。
II类场技术要求5.3.1II类场应采用单人工复合衬层作为防渗衬层,并符合以下技术要求:a)人工合成材料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厚度不小于1.5mm,并满足GB/T17643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采用其他人工合成材料的,其防渗性能至少相当于1.5mm高密度聚乙烯膜的防渗性能。b)粘土衬层厚度应不小于0.75m,且经压实、人工改性等措施处理后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使用其他粘土类防渗衬层材料时,应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5.3.2II类场基础层表面应与地下水年水位保持1.5m以上的距离。当场区基础层表面与地下水年水位距离不足1.5m时,应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应确保II类场运行期地下水水位维持在基础层表面1.5m以下。5.3.3II类场应设置渗漏监控系统,监控防渗衬层的完整性。渗漏监控系统的构成包括但不限于防渗衬层渗漏监测设备、地下水监测井。5.3.4人工合成材料衬层、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的施工不应对粘土衬层造成破坏。17. 固废核查可以为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宁波注塑厂固废核查处理方案
16. 固废核查可以为固体废物应急管理提供支持。舟山污染场地固废核查治理方案
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其中为固废处理装备制造,主要是固废焚烧设备、尾气净化处理设备、除尘设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以及污泥干化处理设备等。按照业务类别不同可以分为固废处理工程类企业和固废处理运营类企业。为固废处置衍生行业,主要分为固废掩埋、固废焚烧和资源再生。
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固废垃圾资源化处理率取得明显改善,但固废垃圾无害化处置前景仍不容乐观。只有加强源头减量控制,强化固废垃圾处置技术创新等工作,才能推动我国固废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快速发展。2022年我国固废处置处理总量达到52.3亿吨,同比增长3.44%,近几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标志我国对绿色发展的坚持和对“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亲身实践。 舟山污染场地固废核查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