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土豆颗粒全粉的要求是色泽浅,SO:残留量低,水分含量低。产品中保留适当的亚硫酸盐或SO:对产品色泽和白度有利,但如果过量将会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在传统的土豆颗粒全粉生产过程中要获得含水量10%以下的产品需要进行两次热风干燥干燥温度应在95~100℃左右,而这一温度极易造成土豆全粉的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导致色泽灰暗白度下降。大量实验表明采用75~80℃的微波干燥工艺可以保持较高的产品白度,同时可以使SOz残留量减少一半左右,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微波能穿透力高,内外同时加热,因此亚硫酸盐分解速率比热风干燥快。由于微波干燥迅速产品受热时间短可以减少焦糖化反应或美拉德反应,而相对较高的VC含量也有利于抑制土豆中多酚类物质与土豆中的结合蛋白作用产生黑色素,可能是微波干燥产品白度较高的原因。土豆粉可以用于制作面条。40目土豆粉颗粒粉
推荐50%~70%土豆全粉加50%~30%面粉制成的糕点,外观形状与面粉制成的糕点相同,其中葱油酥、奶式桃酥块形端正,大小厚薄一致,表面色泽一致,口味酥松适口,且有葱油或奶油香味,细嚼带有土豆香味。用其做月饼的浆皮馅,结构紧密结实,表面丰满、光滑,能很好地保持馅中水溶性或油溶性物质,使之不向外渗透,馅心不干燥、不走油、不变味,储存时间长,造型美观,品质松软适口。在制作蛋糕中加入5%~10%的土豆全粉,可使蛋糕表面不起黑泡,不塌脸,不崩顶,口感绵软滋润,富有弹性。大片状的马铃薯颗粒粉供应商土豆粉添加量小于5%时,蒸煮过程中无断条发生。
土豆全粉干燥过程采用的设备为流化床,这是一种薄层气流系统,使产品进一步干燥。空气经过热交换器加热后,由进气支管分别送入流化床的底部,通过多孔筛板进入干燥室,将多孔板上的物料进行流化干燥;废气由干燥室顶部出来,由引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经旋风分离器收集粉尘,送至粉尘收集中心后排向大气。在此单元,一个流化产品床位于分离板之上,此板带孔,可以产生均匀的斜向气流,这会使流化床板上物料几乎是沿直线移动,其厚度决定了物料特定的停留时间℃。物料在床上的厚度可在20—30mm范围内进行调整。产品的含水量:7%——9%,要尽可能使游离淀粉降至1.5%一2.0%。此过程具有技巧性,这种加工方法能将产品加热不超过98℃,而使土豆必要成分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风味等与原来保持一致。
土豆主食不只有馒头和面条,在活动现场,琳琅满目的小吃、糕点、菜肴不但征服了嘉宾舌尖上的味蕾,更是突破了很多人对土豆的传统认知。包括馒头、面条、米粉、复配米四种食品,对应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西北和华北地区很早就有将土豆做成主食吃的传统,当地老百姓把土豆打成浆捣成泥,蒸煮烤炸各显神通,做成捣糕、馓子、馕等等特色美食。而在西南地区,传统的糍粑,年糕、米线等地方小吃,一部分已经走上了土豆加工的工业化生产线。土豆粉具备了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土豆粉应置于沸水中煮4分钟后挑起一根面条。
土豆颗粒全粉是将土豆经过清洗、去皮、蒸煮后经过干燥而得到的细小颗粒状产品。这种形状是在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在回填拌粉制粒、干燥等阶段逐步形成的。其加工原则是:土豆的营养价值不应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过多破坏,特别是尽量避免细胞受到损害,使天然营养价值和化学成分应尽可能保留。为了减少细胞破裂,在颗粒全粉的加工过程中,特别是拌粉制粒工序,设备对土豆的机械动作应特别圆滑、轻柔,避免机械硬性的操作加工(例如强力挤压等)。需要多道相对复杂的工序完成。是目前国外主流生产工艺是采用“回填”法。土豆粉有传统的糍粑,年糕、米线等地方小吃。40目马铃薯颗粒粉规格
土豆可以制作包括馒头、面条、米粉、复配米四种食品。40目土豆粉颗粒粉
土豆颗粒全粉的水分含量和色泽是生产薯条、薯片的重要品控指标,一般要求颗粒全粉色泽白,水分在10%以下。研究表明微波干燥条件对土豆颗粒全粉水分含量、白度、vC含量的影响较大:尽管微波干燥温度越高,土豆全粉的水分越低,但是在不同的干燥温度段变化规律不同。在干燥温度低于75℃时产品含水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减少﹐当温度高于80℃时产品含水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幅度逐渐减小。VC不但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对土豆有一定的抗氧化防褐变作用。实验表明,在80℃以下干燥时,平均损失率小于47%,在85℃干燥时VC平均损失率高于61%,因此从保护VC的角度考虑,微波干燥温度不应高于80℃。分别用传统的热风两次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干燥得到的含水量同为9%左右时的产品发现后者VC含量的比前者高较多,可见用微波干燥工艺对土豆全粉中V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0目土豆粉颗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