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示波器交直流选择开关置于“DC”挡,扫描范围置于“10~100kHz”挡,用X移位和Y移位将水平亮线移到方格坐标的**部,置X轴上。为了能估测压电效应的最高电压幅值,我们必须先用荧光屏前的方格坐标系,定出电压标尺:利用接在示波器Y输入接线柱上的两根导线,把一节干电池的1.5V电压加在示波器上,衰减放在1,Y增益放在比较低,可以发现刚才的水平亮线上跳(或下跳)两格左右,即此时两格**1.5V电压。在Y增益不变的情况下,再将Y衰减放在1000(即千分之一)挡,荧光屏前方格坐标的两格就可以**1500V了。将Y输入接线柱上的两根馈线的鳄鱼夹分别接在压电打火机压电元件的两个电极上,迅速按下其黑色塑料压杆,可以看到原来位于**高度的水平亮线向上(或向下)跳动又恢复原位。由于荧光屏的余晖作用,水平亮线在示波器上显现的是一条高度达四格的亮带,这表明该脉冲的电压幅值在3000V以上。如果想观察这个电压脉冲的波形,可以每次按动压杆的同时,细心调节示波器“扫描微调”旋钮(事先将扫描范围换到“10~100Hz”挡),我们可以在荧光屏上看到如图2所示的波形,其电压上升较陡,降低较平缓,峰值在四格以上。压电式显微操作仪PMM可用于ES细胞注射等实验。深圳透明带打孔压电PMM 6D
piezoelectric polymer压电现象是由于应力作用于材料,在材料表面诱导产生电荷的过程,一般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即当材料受到电参数作用,材料也会产生形变能。木材纤维素、腱胶原和各种聚氨基酸都是常见的高分子压电性材料,但是其压电率太低,而没有使用价值。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聚偏氟乙烯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压电性质。压电率的大小取决于分子中含有的偶极子的排列方向是否一致。除了含有具有较大偶极矩的C-F键的聚偏氟乙烯化合物外,许多含有其他强极性键的聚合物也表现出压电特性。如亚乙烯基二氰与乙酸乙烯酯、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甲酸乙烯酯等的共聚物,均表现出较强的压电特性。而且高温稳定性较好。主要作为换能材料使用,如音响元件和控制位移元件的制备。前者比较常见的例子是超声波诊断仪的探头、声纳、耳机、麦克风、电话、血压计等装置中的换能部件。将两枚压电薄膜贴合在一起,分别施加相反的电压,薄膜将发生弯曲而构成位移控制元件。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光学纤维对准器件、自动开闭的帘幕、唱机和录像机的对准件。北京细胞内膜打孔压电气压注射器压电辅助ICSI于1995年被描述,可用于标准ICSI失败的动物(如小鼠)的辅助受孕。
Piezo-ICSI令人欣喜的结果早在1999年,《人类》杂志上就发表了关于普通ICSI和Piezo-ICSI在受精率、受精之后退化率(终止分裂率)及妊娠率等方面的数据对比。
结果显示,Piezo-ICSI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技术。通过这种「不强迫」、「不刺激」的「温柔手法」,Piezo-ICSI可以明显提高受精率,且对**终的妊娠结果也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平均患者年龄39岁的生殖中心,日本英医院接诊了众多的大龄患者,深知大龄患者由于卵子老化、卵子质量下降,更容易出现受精率和囊胚养成率不高的情况,**终导致试管成功率偏低。因此,盐谷院长决定引进Piezo-ICSI这项技术,来帮助解决大龄患者遇到的难题。
通过对比42岁以上患者使用Piezo-ICSI技术后的培养结果,我们发现:受精率、分裂率及囊胚养成率都有所提升,特别是***的囊胚养成率,总体提高了35.9%。
44岁患者通过Piezo-ICSI取卵2颗养成2颗囊胚Piezo-ICSI技术在处理卵子时可以**小化对卵子的损伤,因此英医院针对所有40岁以上的患者都在使用显微受精时用到Piezo-ICSI技术。发表于2019年11月的第64回日本生殖医学会的学术报告中,也从临床数据上再次确认了Piezo-ICSI的有效性。
有一类十分有趣的晶体,当你对它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产生不同的电荷。这种效应被称为压电效应。能产生压电效应的晶体就叫压电晶体。水晶(α-石英)是一种有名的压电晶体。如果按一定方向对水晶晶体上切下的薄片施加压力,那么在此薄片上将会产生电荷。如果按相反方向拉伸这一薄片,在此薄片上也会出现电荷,不过符号相反。挤压或拉伸的力愈大,晶体上的电荷也会愈多。如果在薄片的两端镀上电极,并通以交流电,那么薄片将会作周期性的伸长或缩短,即开始振动。这种逆压电效应在科学技术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水晶可以制作压电石英薄片,其面积不过数平方毫米,厚度则只有零点几毫米。别小看这小小的晶片,它在无线电技术中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前所述,在交变电场中,这种薄片的振动频率丝毫不变。这种稳定不变的振动正是无线电技术中控制频率所必须的,你家中的彩色电视机等许多电器设备中都有用压电晶片制作的滤波器,保证了图像和声音的清晰度。你手上戴的石英电子表中有一个**部件叫石英振子。就是这个关键部件保证了石英表比其他机械表更高的走时准确度。PMM仪器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时值压电效应发现的一百周年,特参考马逊(W.P.Mason)之作撰写本文,简介压电性之历史及其应用。早期压电效应*止于学术上的趣味性研究,而如今则已成为非常有用的效应,用它制出各式各样的声电换能器,其操作频谱可由100Hz起涵盖至几个GHz,依频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声纳、反潜、海底通讯、电话通讯等是低频(声频、AF波段)讯号**典型的应用。在几个MHz范围,其波长在毫米范围,适合用来作非破坏性的检验材料(nondestructivetesting,简称NDT)与医学诊断上,所谓超声波成像术、全像摄影术、计算机辅助声波断层摄影术等就是针对这些用途而研究的。频率在VHF、UHF波段则使用压电性所研制出来的表面声波电子组件。如延迟线、各式滤波器、回旋器(convolver)、相关器(correlator)等讯号处理组件,在通讯上与讯号处理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当频率高至低微波波段,其对应波长在微米范围,用来制作声学显微镜,其解像力可和传统的光学显微镜比美,而其机械波而非电磁波的独特性质,则可弥补光学显微镜在应用上的不足。PMM高精度控制,显微注射针的移动分辨率达到0.1um,可以精确穿透目标,不会误伤其他结构。深圳精子制动压电DNA注射
PMM加载于显微操作设备的注射端,兼容性强,安装简便。深圳透明带打孔压电PMM 6D
1927年,伍德(R.W.Wood)与鲁密斯(A.L.Loomis)首先使用高功率超声波。使用蓝杰文型的石英换能器配合高功率真空管,在液体中产生高能量,使液体引起所谓的空腔(cavitation)现象。同时也研究高功率超声波对生物试样的效应。在水下音响(underwatersound)的研究中发现,石英晶体并不是很好的换能器材料,但是它的振荡频率却不随温度而变,亦即所谓的具有低的温度系数。这种频率对温度的高稳定性,用在控制振荡器的频率,及某些滤波器上**有用。1919年,卡迪(Cady)教授***次利用石英当做频率控制器,图四就是**早期的晶体控制振荡器电路。因为晶体具有极高的Q值(注三),振荡器的频率受到晶体共振频率的控制,且频率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后来,皮尔士和皮尔士-米勒(Pierce-Miller)又发明一种以后广被采用的晶体控制振荡电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使用了一千万个晶体振荡器,用以建立坦克与坦克之间及地面和飞机之间的通讯。深圳透明带打孔压电PMM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