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传感器校准步骤
1.安装与预热
1.将差压传感器正确接入校准系统,高/低压端口分别连接标准压力源,确保管路无泄漏并排尽气泡。
2.通电预热30分钟,使传感器温度与环境平衡,减少温漂影响。
2.零点校准
1.关闭压力源,平衡高/低压侧(使用三阀组或均压阀),调整零点电位器或变送器参数,使输出信号为下限值(如4mA或0kPa)。
2.静置5分钟,确认零点无漂移(允许误差≤±0.1%FS)。
3.量程校准
向高压侧施加满量程压差(如25kPa),低压侧保持常压,待稳定后调整量程系数,使输出信号匹配上限值(如20mA或25kPa)。
4.多点校准
1.在量程内选取5点(0%、25%、50%、75%、100%),逐点施加正/负压差并记录标准值与传感器输出。
2.计算线性度误差:误差=(传感器读数-标准值)/量程×100%,应≤±0.2%FS。
5.回程误差测试
从满量程逐步降压至零点,记录同一压差点升压与降压输出差值,回程误差应≤±0.1%FS。
6.密封性与静压测试
1.施加1.25倍量程压力并保压5分钟,检查高/低压侧泄漏率(应≤0.01%FS/min)。
2.若为带静压补偿型传感器,需额外验证静压(如10MPa)下的差压输出稳定性。
7.温度影响测试
将传感器置于温箱中,在-10℃~+50℃范围内测试零点与量程漂移,漂移量应≤±0.05%FS/℃。 电子天平校准,上海英菲力学计量含数据输出功能检查,便捷。奉贤区力学计量检测公司
力学计量的重要意义是
差压传感器校准前准备
1.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1.选用高精度数字差压计或双通道压力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优于被校传感器允许误差的1/3,量程需覆盖正负差压范围。
2.配置双压力源(气/液)及差压发生装置,压力波动度≤±0.1%FS,稳定性≤±0.05%FS/min,支持双向差压生成及平衡控制。
3.配备高分辨率数采系统或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输出(如4~20mA、0~5V),误差≤±0.01%FS,并支持传感器供电(24VDC±0.5%)。
2.环境条件
1.实验室温度保持(20±2)℃,相对湿度≤80%RH,校准前传感器需恒温4小时以上以消除温漂影响。
2.避免机械振动及气流扰动,管路连接应水平固定,减少安装应力;引压管对称等长,确保差压传递一致性。
3.被校仪器检查
1.检查传感器本体及膜片无变形、腐蚀,接口螺纹无损伤,标识清晰(量程、精度、方向等)。
2.测试零点漂移:在无差压状态下通电预热30分钟,输出信号波动≤±0.1%FS。
3.验证电气性能:绝缘电阻≥100MΩ(500VDC),通电后输出噪声≤±0.05%FS,通讯协议(如HART)响应正常。
使用过程正确安装和摆放: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安装和摆放。例如,天平应放置在水平、稳定的工作台上,避免震动和气流影响;压力表安装时要确保安装位置正确,与被测介质管道连接牢固且无泄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范进行测量操作。在使用天平称重时,应轻拿轻放物品,避免冲击托盘;使用测力仪时,要确保力的作用方向与测力仪的测量方向一致;读取数据时,要保持视线与仪器刻度面垂直,避免读数误差。控制测量环境:尽量使测量环境符合仪器要求的条件。避免在高温、高湿、强磁场等恶劣环境下使用仪器。如无法避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隔热、防潮、屏蔽等装置。合理选择测量点和测量次数:根据被测物体的特性和测量要求,合理选择测量点,确保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被测物体的力学特性。同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材料试验机力值校准,上海英菲用标准测力仪,对比示值误差。
热胀冷缩:计量仪器的零部件会因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导致尺寸改变,影响仪器精度。如高精度的天平,温度变化可能使天平横梁变形,改变力臂长度,造成称量误差。材料性能变化:温度会影响仪器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以弹簧式测力仪为例,温度升高,弹簧弹性模量降低,相同力作用下变形量增大,使测量值偏高。腐蚀作用:高湿度环境会使仪器金属部件表面形成水膜,加速腐蚀,改变部件尺寸和表面性能。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压力传感器,其金属探头可能生锈,影响压力传导和测量准确性。绝缘性能下降:对于电子类力学计量仪器,湿度大会降低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导致电路参数变化,甚至出现漏电现象,影响仪器正常工作和测量精度。如湿度较高时,电子天平的传感器绝缘性能下降,可能产生不稳定的测量结果。力学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示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无锡力学计量校准公司
力学计量在科研、生产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如流量计、公平秤、等都需要力学计量来保证准确性。奉贤区力学计量检测公司
力学计量的测量设备涵盖多个细分领域有力值测量设备的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