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服的管理1.一般生产区、控制区和洁净区的工作服在式样、颜色方面应有明显区分,不得混穿。2.洁净室工作服的洗涤消毒(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每周洗涤1~2次,控制区、洁净区工作服必须每班洗涤消毒。(2)工作结束时,控制区和洁净区工作人员应及时换下工作服,放入待洗涤消毒窗口内由专人洗涤。不得带出控制区或洗净区。(3)工作服的洗涤和干燥应在清洁的室内进行,避免灰尘和虫类污染。不同洁净要求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洁净区和控制区的无菌服洗涤干燥后受逐件配套装入灭菌袋中,集中灭菌。灭菌后做好状态标记并注明灭菌日期,灭菌后的工作服2日内使用。(4)工作服柜应分待换工作服柜和换下工作服柜,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放,以防交叉污染。防静电服中超净面料与普通防静电面料的区别?自贡通用防静电服
无尘衣,防静电服上残留的硅油的清洗方案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尘衣的使用率是非常频繁的,但是无尘衣上的污染使得无尘衣需要进行清洗之后才能再次的使用,而且对清洗的方法有着较为严格的工艺,重要的标准就是中性环保无腐蚀。无尘衣硅油清洗剂属于中性环保无腐蚀类型,通过配合超声波使用,能够高效快速的清洗硅油。无尘衣硅油清洗剂主要是应用于无尘衣以及无尘防静电服等表面硅油的清洗,通过硅油清洗剂的水解及包裹作用,带走硅油,其通过RoHS检测。在清洗之后需要通过清水漂洗,再烘干。二.优势特点:1.中性环保无腐蚀2.通过RoHS检测3.对于未固化的低粘度硅油具有很好的清洗效果4.对环境友好无卤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三.使用方法:1.用水以1:10-20倍稀释。清洗程度严重的污染需增加溶液浓度。2.加热溶液(60至80摄氏度)或使用超声波清洗池,可以缩短清洗时间。3.清洗物从溶液中取出后,应立即彻底漂洗。清洗物切勿搁置太久再漂洗,建议用水漂洗三次,以确保完全去除污染物和清洗溶液的残留痕迹。4.清洗物件之后仔细弄干,应使用不起毛的布或者热气流烘干。清洗时间为15-30分钟;大于50℃可喷淋使用。青岛通用防静电服****防静电服使用和注意事项。
【产品名称】连帽连体服(三连体)【产品面料】100%涤纶长丝纤维+进口导电丝,5mm条纹,5mm网格,2.5mm网格面料供选择【产品规格】S/M/L/XL/XXL/XXXL/XXXXL码(160-190cm)身高其他加大尺码可定制【产品颜色】常规颜色5mm条纹白色、蓝色、粉红色、黄色现货其他颜色可定制【产品特点】男女通用,能有效去除人体产生的静电,且具有95%-97%的防尘率防尘,抗静电,穿着舒适不起尘,耐洗涤。【产品款式】帽子与衣服裤子连于一体,直开拉链,帽子两侧有耳网,帽后魔术贴,左袖笔袋,左胸工号攀,两侧腰部有松紧。
批发质量透气防尘服防护服隔离服工作服洁净服苏州希洁贝尔静电科技有限公司防静电无尘连体服、无尘分体服防护服、防静电无尘大褂、无尘洁净服、公司是生产厂家直销,生产防静电无尘服规格有:S号,M号,L号,XL号,XXL号,3XL号等多种规格,适合1.6米-1.85米的人群穿用。也可以定做特殊规格。【结构】防静电连体服的结构由帽子、上衣、裤子,三连体组成。通常颜色有蓝色和白色两种,也可以定做颜色。定做的颜色有灰色、藏青色、粉红色、绿色、紫色、黄色。什么是静电?怎么预防?
苏州希洁贝尔静电科技有限公司;从防静电服的质量来说,指的是符合国标GB12014-2009中关于防静电服要求的防静电服,在GB12014-2009中,在款式上要求安全、卫生,有利于人体正常生理要求与健康,服装应便于穿脱并适应作业时的肢体活动等,在防静电服缝制上,要求防静电服各部位缝制线路顺直、整齐、平服牢固。上下松紧适宜,无跳针、断线、起落针处应有回针,防静电服缝线针距:(12~14)针/3cm(单位面积质量≥200g/m2),(14~16)针/3cm(单位质量面积<200g/m2)等。为什么要用防静电工作服?长沙原装防静电服供货厂
该如何选择超净面料的防静电服呢??自贡通用防静电服
防静电鞋清洗有哪些注意事项?一.防静电鞋清洗前,一定要选择洁净无尘的环境下,如果在普通环境清洗,会吸附空中尘埃,只会进行第二次污染。清洗前还要检查鞋子是否完好,如果鞋子有所损坏,应当修理后清洗,或直接更换!二.防静电鞋不能和其他服装一起清洗,也不能使用化学洗涤剂清洗,因为会出现褪色等现象,建议使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洗,使用软刷或棉布进行刷洗。三.防静电鞋清洗时水温建议保持在40℃左右,不可以大力进行刷洗,会损坏防静电鞋的导电纤维,影响鞋子的防静电性能,清洗后应该使用大量清水进行清洗,把残留下来的洗涤剂冲洗干净,注意清洗时间不能过长!自贡通用防静电服
苏州希洁贝尔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是我**静电无尘服装,防静电无尘鞋,静电消除设备,一次性防静电无尘用品专业化较早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之一,公司始建于2012-07-27,在全国各个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商贸渠道和技术协作关系。公司承担并建设完成安全、防护多项重点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多年来,已经为我国安全、防护行业生产、经济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