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是茅台镇一年之中制曲的较好时节。大曲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古时工艺称为“处女踩曲”)。小麦经过“踩曲”做成“曲块”,用谷草包起来,进行“装仓”。大约10天后再进行“翻仓”,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生产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5个月。重阳下沙,是因为夏季的雨水较多,水土流失会造成水质较差,并且气温高,高粱淀粉含量高,生酸幅度过大,并不利于酿酒。九九重阳节,高粱秋季成熟,赤水河由“赤“变“清“,清澈甘甜,水质是一年中较好的时侯,此时首一次投料,称为“下沙”。白酒12987工艺的酿造需要经过多个步骤的反复发酵。广州12987工艺流程
酱香酒的酿造工艺:碎沙和翻沙。碎沙酒:即将高粱完全打碎而酿制的白酒,这种酿制工艺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但品质一般,不需要像12987工艺那样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两三次就能将粮食中的酒取完。因此,碎沙酒的成本较低,售价也比较便宜,但是口感肯定远远不如坤沙酒。翻沙酒:它是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制的白酒,这种酿制工艺生产周期更短,出酒率高,价格要低于碎沙酒,当然它的口感肯定也不如坤沙酒和碎沙酒。广东窖藏1988酒12987工艺价格新酿造的酱香酒,入库以后经品尝鉴定类别(酱香、窖底、醇甜)。
12987酿制工艺只是正规酱香酒的门槛,而它的灵魂却是勾兑,这也是白酒酿造的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无论是酱香酒还是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都是如此。勾兑是一种对酿酒经验考验极大的工艺,因为它的目的不只是去除杂质、协调香味儿,更多的是通过不同基酒之间的组合和调味,平衡酒体,使其保持独特的风格,达到更佳的口感。也正是如此,很多厂家都极为重视酱酒勾兑,比如像茅台、国台等都不乏大师级别的酿酒大师、勾兑大师,正是在他们的进行勾兑之下,才会诞生一瓶一瓶让人回味无穷的酱香美酒。
12987这几个数字表示的是传统酱香酒酿制的整个过程,即酿制周期长达1年,2次取酒,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这也是这种工艺名字的由来。另外要注意的是,12987所采用的都是仁怀市地区及周边优良的小红樱子糯高粱以及有机小麦,因为本地的高粱不只颗粒小、饱满而且淀粉含量多,能够历经7次取酒依然可以取出酒来。如果高粱不达标或者是外地的红樱子糯高粱,那么由于淀粉含量不足,可能取到5到6次酒时就已经无法取酒了,不只影响出酒率,而且口感、品质都会大打折扣。白酒12987工艺的特点是酒体醇香而不失清爽。
“12987”工艺:“1”指一年的生产周期。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是所有白酒中较长的,从原料下沙到较后一轮出酒总共需要一年时间。“2”指两次投粮。高粱原料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被称为沙。在每年的生产周期中,有两次投料。首一次投料叫做下沙,通常是在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下沙量占总投料量的50%。第二次喂食被称为粗沙,时间通常是下沙后一个月。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一轮只加曲,不增加高粱。“9”指九次蒸煮。在首一次下沙时,蒸一次,粗沙(第二次投料)混合蒸一次,前两次蒸变成未过滤的酒,然后进行第三次蒸,得到通常所说的熟谷物。熟粮经过摊凉、摊曲、堆积、入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蒸酒六个循环,每个环节一蒸,整个过程九蒸。“8”指八次发酵。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第三轮酒醅中不会加入新的粮食,但由于原料较粗或粉碎,酒醅中的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数的增加,淀粉将逐渐消耗,直到第八次发酵结束,并且发酵谷物中的淀粉含量仍为约10%。“7”是指喝七次酒。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真正的酒是在第三次蒸熟后,首一次酒只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取酒。取酒后,将酒糟展开并冷却,加入酵母,堆放,降低酒窖并密封。“12987”中的“7”是指7次取酒。东莞国台12987工艺讲解
酱酒12987工艺酿造的酒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之一。广州12987工艺流程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首一次投料称为下沙。“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正规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都是选用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产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较完整的高粱,产的酒为“坤(当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产出的酒名为“碎沙酒”;用较后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产出的酒为“翻沙酒”。而茅台较有名的“回沙”工艺,即是指将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而不能望文生义地解释为,茅台酒要在沙里过滤。广州12987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