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放分析定位1、检测分析系统需求分析与示波器的选择GIS局部放电信号的能量分布可达3GHz,但主要集中在300MHz~1500MHz间,因此采集带宽应至少到1.5GHz,比较好到3GHz。局放本身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系统应具连续多次捕捉随机脉冲信号的能力。2、局放信号分析及干扰抑制算法2.1GIS局放带电检测信号分析适于现场使用的GIS局放带电监测信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聚类分析、模式识别和故障定位;聚类又包括频域和时域聚类。2.2信号频率特征分析可以对采集存储的特高频、高频、超声波等完整信号的波形进行时频域变换,对信号的频率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信号的频率分量特征进行干扰排除、放电类型辨识、多放电源分离。由于不同来源的放电以及放电与干扰间在信号的频率分布上会有差异,因此通过信号的频率特征分析,能有效区分放电与干扰以及不同来源的放电。杭州国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振动声纹在线监测技术交流。震荡波局部放电电磁波
一旦局部放电开始,绝缘材料就会逐渐劣化,**终可能导致绝缘失效。精心设计和质量材料可防止局部放电。在高压设备中,绝缘的完整性通过在制造过程中和设备使用寿命期间定期使用局部放电检测设备来验证。局部放电预防和检测对于确保高压公用事业设备长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局部放电等效电路具有腔体的电介质的等效电路可以建模为与另一个电容器并联的电容分压器。分压器的顶部电容**串联电容与腔体的并联,底部电容**间隙电容。并联电容器**不受腔体影响的剩余电容。电力局部放电后果什么是连续局部放电监测?
根据上述结果不难看出,3#、6#、9#监测单元测得超声波信号幅值分别为0.212mV、0.152mV、0.117mV,其中在3#位置测得的信号强度比较大,其次为6#和9#位置。此外从时间轴上看,也是3#位置较早出现信号,其次为6#和9#位置,故无论是根据信号强度还是传播时差,均可判断放电发生在3#位置的左侧。7#位置在另一个气室,由于期间的盆式绝缘子会对超声波局部放电信号造成较大的衰减,故基本监测不到明显的信号,进一步证明放电应发生在3#位置的左侧。
Ø强大的TF-Map筛选功能,可根据等效时频图谱(TF-Map)分布情况,框选并禁用噪声及干扰信号区间,实时实现采集过程中的信噪分离;(如下图5所示)图5:TF-Map筛选功能Ø内置电力电缆典型放电类型数据库及**识别系统,结合神经网络、放电特征参量实现绝缘缺陷类型识别;(如下页图6所示)(a)高电位电晕放电(b)低电位电晕放电(c)内部放电(d)沿面放电(e)悬浮放电图6:典型放电类型的样本数据库(部分)Ø具备分组筛选功能,基于放电脉冲波形特征形成放电TF-Map,根据TF-Map技术分离多源放电及噪音的信号,并完成放电类型或噪音识别;(如下页图7所示)图7:基于分组筛选的多源缺陷放电信号和噪音信号分离及识别杭州国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超高频局放监测器。
局部放电产生的检测信号很弱,*为微伏量级。就值而言,它很容易被外部干扰信号淹没。因此,必须考虑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局部放电试验仪试验中对某些干扰的抑制方法如下:(1)电源的干扰可以用滤波器抑制。该滤波器应能抑制探测器频宽的所有频率,但可以通过低频试验电压。(2)接地系统的干扰可以通过单独连接将试验电路连接到适当的接地点来去除。附近所有接地金属均应接地良好,无电位浮动。(3)放电试验线耦合引入外部干扰源,如高压试验、附近开关操作、无线电发射引起的静电或磁感应和电磁辐射,误认为是放电脉冲。如果不能去除这些干扰信号源,则应对试验线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光洁度好,曲率半径大,并进行屏蔽。设计良好的薄金属皮、金属板或钢丝钢需要屏蔽。有时样品的金属外壳应用作屏蔽。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建造一个屏蔽实验室。GZPD-4D系列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与评价系统技术说明。典型局部放电检测机构
GZPD-2300系列分布式GIS耐压同步局部放电监测与定位系统功能特点。震荡波局部放电电磁波
三、功能特点1、便携式ABS工程机箱,所有监测主机、PAD、传感器、充电器、信号电缆均放置手提箱内,总重量小于5KG,1人即可携带和操作;2、手持式HUB式信号处理:自主研发的高速采样板卡,4通道同步数据采集;3、软件系统:分析软件基于ARM嵌入式系统,显示软件基于Android系统;4、FPGA控制:控制启动、停止采样,数据同步与高速数据存取,时间间隔20ms;5、手持PAD软件显示界面:使用触摸式8.1寸1280x800IPS屏;6、**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放电能量和部位;7、局部放电显示:在监测界面显示局部放电的幅值、每个工频周期的脉冲个数;8、超限报警:使用红、黄、蓝三色指示提示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震荡波局部放电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