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C高静压差压变送器
接液件材料测量膜片:316L不锈钢、Hastelloy®C-276、316L不锈钢镀金、316L不锈钢喷涂PFA、钽。其他接液部分:316不锈钢、Hastelloy®C-276。密封圈:氟橡胶、聚四氟乙烯。非接液件材料膜盒填充液:硅油、氟油。外壳:铝合金。若重量没有选配件时,约为(3.1~3.6)kg。电气接口½-14NPT或M20×1.5内螺纹。过程接口¼-18NPT内螺纹、½-14NPT内螺纹椭圆法兰、½-14NPT内螺纹椭圆法兰+½-14NPT接头+焊接管。安装支架2"管装弯支架、板装弯支架、2"管装平支架,材料可选碳钢或304不锈钢。 昂晟仪器仪表,智慧天南地北!上海差压液位计采购工业远传仪表
仪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显示、记录或控制的重要作用。工艺生产过程的检测是了解和控制工业生产的基本手段,只有在任何时刻都能准确地了解工艺过程的全貌,并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生产过程顺利,并以高的生产率、小的消耗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所以,别看仪表不起眼,却是很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的温度、压力、流量、粘度、腐蚀性、毒性、脉动等因素是决定仪表选型的主要条件,它关系到仪表选用的合理性、仪表的使用寿命及车间的防火、防爆、保安等问题。黑龙江射频雷达液位计采购工业远传仪表仪表培训严于律己,苛以控制。——常州昂晟!
UYB-800系列电容式液位变送器▲概述UYB-800系列电容液位变送器,采用射频电容法测量原理,适用于电力、冶金、化工、水利、食品、污水处理、锅炉汽包等液位的连续测量。▲技术指标•有效检测范围:0~20m(按用户需要任意确定}。•精度:0.5级、1.0级、1.5级。•压力范围:负压、常压、2.5Mpa、4Mpa、22Mpa、32Mpa。•工作温度:-50无~250%•环境温度:-40弋~75%•使用介质:对聚四氟乙烯无腐蚀的任意介质。•输出信号:4~20mADC,二线。•供电电源:二线供电自备24V、DC电源,配套二次表时,二次表内附两线供电电源。•固定方式:螺丝安装、M27*2,M33*2;法兰安装,PN2.5、DN50;PN32、DN150•选配件:可单独提供液位变送器(含电源),也可配套提供光柱数字显示报警仪或光柱数字显示报警调节仪等不同功能的二次表。
▲适用范围UHZ-80C10侧装式普通型磁性液位计是我公司磁性液位计系列产品中常用的液位计,适用于工作压力低于4.0MPa,介质工作温度低于200^0的液位测量。▲技术参数•测量范围L:200-12000mm•精确度:土10mm•介质密度:0.42-2.0g/cm3•介质密度差:&0.15g/cm3(测量界位)•工作温度:•工作压力:-0.1~4.0MPa•介质粘度:«0.4Pa.S•连接法兰:DN20、DN25或其他规格•法兰标准:HG20592-20635-2009,其他标准请用户注明•材质:主导管:0CH8Ni9;316L浮子:0Cr18Ni9;316L;钛各种仪表需求,欢迎找常州昂晟!
放大器外壳材质铝压铸件+聚氨酯固化型聚酯树脂粉末涂料(银色),或不锈钢(CF8M),订货时注明。放大器外壳盖材质铝压铸件+聚氨酯固化型聚酯树脂粉末涂料(墨绿色),或不锈钢(CF8M),订货时注明。外壳防护等级SKP、SKH型:IP56(*气体防爆时)/IP66其他:IP56(*气体防爆时)/IP66/IP67用户位号牌用于打印仪表位号,默认材质为304不锈钢。变送器订货时,请说明1.型号规格。2.测量范围。订货注意事项 相关产品X207 HART 手持通讯器。采购雷达液位计,欢迎咨询常州昂晟!贵州国产质量流量计采购工业远传仪表技术指导
仪表不凡,智测未来。——常州昂晟!上海差压液位计采购工业远传仪表
远传式仪表是用标准信号进行传送到显示仪或DCS,一般是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等,远传仪表可以带就地指示表,为了节约资金也可以不带就地显示;但设备的主要参数一定要除了远传仪表外,另外在设置一个就地显示表。如lz所说的“多效蒸发装置”,本人认为其加热器的温度、压力、液位、真空度等就是,除了远传仪表外,在就近安装相应的就地显示仪表,如双金属温度计、压力表、水位计及真空压力表等,且不包含远传仪表的就地显示,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上海差压液位计采购工业远传仪表
常州昂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04-01,同时启动了以浙大中控为主的MES智能控制,DCS控制系统,自动阀门,控制仪表产业布局。常州昂晟经营业绩遍布国内诸多地区地区,业务布局涵盖MES智能控制,DCS控制系统,自动阀门,控制仪表等板块。我们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品牌价值完善。随着业务能力的增长,以及品牌价值的提升,也逐渐形成仪器仪表综合一体化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昂晟致力于为用户带去更为定向、专业的仪器仪表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有效降低用户成本的同时,更能凭借科学的技术让用户极大限度地挖掘浙大中控的应用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