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卓一”的成长历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才管理和业务拓展是横亘在眼前的两大难题。这支由十多位“80后”员工组成的设计团队很年轻,充满了活力,却也松散流动。故公司管理的秘诀在于人人平等相待,张英乐于倾听员工的诉求,了解年轻员工的迷茫,满足员工不同阶段的需求,以解决其后顾之忧。她常和团队年轻设计师说:三十岁之前不要想着自己每个月能挣多少,而要想着怎么样使自己变得更值钱!
在工业设计领域,设计公司主要提供产品增值服务,合作类型大都分为委托型和分成型,现在更有设计公司反客为主,自主研发产品来找相匹配的工厂生产加工,自行销售自负盈亏,但这样也会带来很大风险。与多数国内设计公司一样,“卓一”的经营模式以委托型服务为主,产品主要围绕厨房家电、电子电声等,当然转型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张英以设计传递积极生活态度,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烤箱设计张英研发设计

张英并未满足于商业设计领域取得的斐然成就,她始终怀揣着推动中国工业设计行业整体进步的使命感。她坚持立足中国本土市场,深入研究中国用户的生活习惯、审美偏好与实际需求,致力于用设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她积极与国际设计界交流互动,将国际前沿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方法引入国内,通过举办讲座、参与行业论坛等方式,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
2023 年,张英担任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硕士生兼职导师,在校园里,她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解设计案例,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为行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 象山卓一张英张英用设计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

我们开发了一款密封性能好,结合抽真空装置的智能储米箱,能够让大米在真空状态下储存,有效防止大米霉变受潮,延长了大米的保质期。该设计造型美观简洁,透明可视窗方便观察容器内储米量,在面板的后端面上设有传动机构,转动旋钮设置在面板的前端面上且与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匹配连接,箱体内设有出米箱,出米器经米栅驱动机构自动将食用米量输送到出米槽,使得用户无需烦恼量多少米,只要旋转旋钮便可自动定量下米。打开可抽拉的抽屉式接米盒,操作时更准确方便,避免不必要的生活浪费。傻瓜式一键操旋钮结合了出米、断电、解锁功能,操作简单。内置的智能芯片还能帮你完成自动抽真空,自动检测内部压力及自动恒压功能。箱内达到真空状态时,机器自动休眠,低功耗、真正实现节能环保。该产品目前在日本、新加坡等市场大受好评。
在工业设计的广袤星空中,张英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她是宁波卓一设计的掌舵人,以其的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在行业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张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扎实的专业学习为她奠定了深厚的设计功底。自 2006 年踏入工业设计领域,她一路深耕,初心不改。当时的行业环境并不如现今这般繁荣,国内一些制造企业对设计不够重视,压低设计费用,客户拖欠尾款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少同行纷纷转行,但张英却凭借着对设计的热爱和执着坚持了下来。2010年正式创立宁波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开启事业新篇。

早期经历:张英曾在几家设计公司沉淀学习,并去了和商标注册事务所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段经历使她巩固了专业知识,积累了实践技能。2007年,张英尝试与小伙伴合伙创立一家设计公司,这次经历被她称为“半创业”。创立卓一:2011年,张英正式创立了宁波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专注于家电产品设计。卓一的设计理念是简洁,张英坚持“用心设计,始终卓一”的原则,致力于为客户的产品提升价值,为他们的品牌提升附加值。业务拓展:除了宁波卓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外,张英还创办了宁波卓一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宁波深白色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她的公司设计出的产品曾获德国“红点奖”、日本“优良设计大奖”、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工业设计奖”等等。张英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慈溪创新设计师张英
张英的设计理念紧跟时代步伐,设计新风尚。烤箱设计张英研发设计
近年来,张英还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前沿的技术视野带入大学校园,构建产学研共生体系。“卓一设计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高校合作,建立卓一微学院、卓一工作室及实践基地,将企业项目库与课堂打通,推动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张英也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的一名专任教师。采访临近结束,张英表示:“了不起的设计,需要敢于把‘伦敦眼’变成洗衣机的勇气,要敢想敢做,并专注地去做下去。”这位手握十余项国内外大奖的行业领衔者,将继续在工业设计领域探寻科技与人文的黄金分割点,用AI赋能设计,用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烤箱设计张英研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