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和热电阻有传热和散热损失,为了减少测量误差,热电偶和热电阻应该有足够的插入深度:(1)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热电偶,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处(垂直安装或倾斜安装).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那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2)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如主蒸汽温度),为了减小保护套对流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套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可采取保护管浅插方式或采用热套式热电偶,浅插式的热电偶保护套管,其插入主蒸汽管道的深度应不小于75mm;热套式热电偶的标准插入深度为100mm;(3)假如需要测量是烟道内烟气的温度,尽管烟道直径为4m,热电偶或热电阻插入深度1 m即可;(4)当测量原件插入深度超过1m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或加装支撑架和保护套管。为了保证热电偶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清洁。广东金属保护插入管接线盒式热电偶行价

安装不当引入的误差:如热电偶安装的位置及插入深度不能反映炉膛的真实温度等,换句话说,热电偶不应装在太靠近门和加热的地方,插入的深度至少应为保护管直径的8~10倍;热电偶的保护套管与壁间的间隔未填绝热物质致使炉内热溢出或冷空气侵入,因此热电偶保护管和炉壁孔之间的空隙应用耐火泥或石棉绳等绝热物质堵塞以免冷热空气对流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热电偶冷端太靠近炉体使温度超过100℃;热电偶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开强磁场和强电场,所以不应把热电偶和动力电缆线装在同一根导管内以免引入干扰造成误差;热电偶不能安装在被测介质很少流动的区域内,当用热电偶测量管内气体温度时,必须使热电偶逆着流速方向安装,而且充分与气体接触。耐腐蚀热电偶工作原理热电偶作为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元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存储期限考量热电偶虽无明确的固定存储期限,但长期存储仍可能影响其性能。一般而言,在满足良好存储环境条件下,未开封的全新热电偶可存储 2 - 3 年。随着存储时间延长,热电偶的测量精度可能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内部材料会缓慢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已使用过的热电偶,若存储时间超过 1 年,再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性能测试,以确认其是否还能满足测量要求。若发现热电偶出现导线外皮老化、测量端磨损或腐蚀等情况,即使存储时间未达上限,也需及时检查评估,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因使用性能不佳的热电偶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
热电偶的选择:1、根据测量温度选择:热电偶按照两种金属导体的组合方式可分为以下8大种类。B型热电偶、R型热电偶、S型热电偶被称为贵金属热电偶,而N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E型热电偶、J型热电偶、T型热电偶被称为廉金属热电偶。含有铂、铑等熔点较高金属的贵金属热电偶被用来测量+1000℃以上的温度,而廉金属热电偶则常用于测量+1000℃以下的温度。下面描述了各类热电偶的特征。【B型热电偶】:B型热电偶由于相较其他贵金属热电偶,其铑含量更高,所以熔点和机械强度有所增加,使用寿命长。电动势极低,无法测量低温区域。主要用于测量R型热电偶/S型热电偶无法测量的温度更高的区域。安装热电偶时需避免测量端接触导电介质,以防干扰热电势导致数据失真。

温度补偿: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差不能超过100℃。纺织印染行业利用热电偶控制染色机、烘干机等设备的温度,保证产品质量。海南铂铑热电偶
造纸工业中,热电偶用于控制烘缸、蒸煮器等设备的温度。广东金属保护插入管接线盒式热电偶行价
维护方法:为保证热电偶稳定运行,日常维护不可少。定期检查热电偶外观,查看金属丝是否有断裂、腐蚀迹象,若有损坏需及时更换。要保持热电偶接线端清洁,避免因积尘、受潮等影响热电势传输。在高温、高腐蚀性环境中使用时,应增加检查频率,必要时安装保护套管,延长热电偶使用寿命。同时,定期对热电偶进行校准,与高精度标准温度计比对,修正测量偏差,确保其测量精度始终满足生产需求。此外,还要关注热电偶的精度等级,高精度要求的场景需选用精度更高的型号,以确保温度测量准确可靠。广东金属保护插入管接线盒式热电偶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