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综合起来冰浆蓄冷技术克服了盘管和冰球蓄冷技术中固有的几个难题,归结如下:(盘管和冰球制冰工况只有空调工况制冷的 0.65,衰减很大,且在制冰过程中,随着冰层的加厚,制冷效率越来越低,当制冰结束时制冷量只有额定制冰工况的一半)冰浆制冰效率高 20%以上紊流状态的液液交换创造了很好的传热条件,这是盘管和冰球无法相比的;-3℃的蒸发器出水温度保证了制冷效率比盘管和冰球的6℃高10%以上;水的结冰不像盘管和冰球附着在管壁上,保证了蓄冰8小时过程中稳定的制冷效率。载冷剂添加缓蚀剂和防沫剂,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

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冰浆蓄冷

与传统蓄冷技术相比,冰浆蓄冷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水蓄冷系统虽然简单可靠,但需要更大的储槽体积,且供冷温度较高;共晶盐蓄冷虽储能密度较高,但材料成本昂贵,相变温度固定。冰浆蓄冷则兼具高储能密度和温度可调的特点,系统初投资虽高于水蓄冷,但低于共晶盐系统,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具有竞争力。与静态冰蓄冷相比,冰浆系统的动态特性使其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负荷匹配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这些比较优势使得冰浆蓄冷在中等规模应用场景中往往成为较好选择择。山东淡水冰浆蓄冷适用范围实验室测试表明,冰浆在DN100管道中流速1.2m/s时输送阻力较小。

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冰浆蓄冷

传热强化的技术突破:北京某制药厂的冰浆管道内壁上,密布着0.2mm高的微肋结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凸起,使湍流塑度提升15%,换热系数增加22%。在冰浆与管壁的接触面上,工程师们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镀覆的氧化铝陶瓷层,将表面能降低到18mN/m,有效抑制了冰晶粘附。韩国某研究所的较新成果显示,在载冷剂中添加0.01%浓度的石墨烯纳米片,能使冰浆的导热系数从0.56W/(m·K)跃升至1.23W/(m·K),而流动阻力只增加7%。冰浆蓄冷系统的这种"移峰填谷"特性,使其成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冰浆蓄冷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冰浆的流动特性使其在输送过程中可能产生磨损,这对管道和泵阀的材料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也需要经验积累,特别是对于含冰率的实时监测和调节需要精确控制。此外,系统的整体效率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制冰能耗、储存损失、输送功耗等,如何优化这些参数仍需要持续的研究和改进。尽管如此,随着材料科学和控制技术的进步,这些挑战正在被逐步克服。这些环境效益使冰浆蓄冷技术成为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选择。冰浆蓄冷罐需设置搅拌装置防止冰晶板结,维持均匀悬浮状态。

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冰浆蓄冷

宋文吉强调,大规模蓄冷是重要的储能调峰技术。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前40个中央空调的用电负荷就达到了106MW,约占广州从化抽水蓄能电站(8台30万kW机组)容量的1/20。相关规划实施后,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采用冰蓄冷(约60MW电力负荷调节能力),使得制冷机的装机容量减少一半,不只大幅降低了峰谷差、而且减少了制冷剂的使用量,系统综合运行能效大幅提高。宋文吉介绍称,在蓄冷领域,不管是从国际组织数据,还是国内自己的调研数据来看,在商业楼宇和区域供冷这两个应用领域中,以水和冰为储冷介质的蓄冷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也是主流的技术。国内在水蓄冷、冰蓄冷的细分领域中也培育了一批优良的民族品牌,整体来看,中国蓄冷技术与日美欧并跑,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动态制冰机通过刮削蒸发器表面冰层,连续生产高纯度冰浆。北京动态冰浆蓄冷技术

冰浆相变温度接近0℃,适合商业建筑、数据中心等需要稳定供冷的场所。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

在传统制冷系统中,压缩机需要持续运行以维持低温环境,这不仅消耗大量电能,还会产生较高的运行成本。而冰浆蓄冷则可以通过预冷储存的方式,在电力低谷时期或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冷冻储能,然后在需要时逐步释放冷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减少高峰期的能源消耗,还能充分利用低价电或绿色能源,从而明显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和运营成本。环境适应性是冰浆蓄冷的另一大优势。与一些传统蓄冷材料相比,冰浆的应用范围更加普遍。例如,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如冷库、冷冻运输等),冰浆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而在温和气候条件下,其储存和使用也非常方便。北京流态冰浆蓄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