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利用低谷段电力,具有平衡峰谷用电负荷,缓解电力供应紧张;(2)冰水主机的容量减少,节省增容费用;(3)总用电设施容量减少,可减少基本电费支出;(4)利用低谷段电价的优惠可减少运行电费;(5)冰水温可低至1~4℃,减少空调设备风管的费用;(6)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容量减少;(7)电力高压侧及低压侧设备容量减少;(8)室内相对湿度低,冷却速度快,舒适性好;(9)制冷设备经常在设计工作点上平衡运行,效率高,机器损耗小;(10)充分利用24h有效时间,减少了能量的间歇耗损;(11)充分利用夜间气温变化,提高机组产冷量;(12)投资费用与常规空调相当,经济效益佳。研究表明,动态冰的形成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一定关联。福建机房动态冰工程案例
系统效果对比与经济性分析:节能效果:冰蓄冷系统和水蓄冷系统均能实现节能效果,但冰蓄冷系统因蓄冷密度高、制冷温度低且稳定,在相同条件下节能效果更为明显。经济效益:在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冰蓄冷系统的经济效益尤为突出,能够大幅度节省电费开支。相比之下,水蓄冷系统虽然也能节省一定电费,但经济效益略逊一筹。然而,考虑到其较低的初投资和简单的技术要求,水蓄冷系统在某些场合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冰冷系统与水蓄冷系统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佛山乳业动态冰极地地区的气压变化被认为是动态冰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冰蓄冷的特点:1. 高效性,冰蓄冷系统具有高效率的制冷能力,不受气候和地域限制,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其冰块储存的内部冷量,在恒温环境下可以实现持续释放,由此保证了建筑物空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 应用普遍,冰蓄冷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包括商业写字楼、医院、酒店等,不仅能够提高空调的效率和稳定性,还能够为建筑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冰蓄冷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和城市能源规划中,冰蓄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得到更普遍的应用。
蓄冰系统的组成:蓄冰系统一般由制冷、蓄冷以及供冷系统所组成。制冷、蓄冷系统由制冷设备、蓄冷装置、辅助设备、控制调节设备四大部分通过管道和导线(包括控制导线和动力电缆等)连接组成。通常以水或乙烯二醇水溶液为载冷剂,除了能用于常规制冷外,还能在蓄冷工况下运行,从蓄冷介质中移除热量(显热和潜热),待需要供冷时,可由制冷设备单独制冷供冷,或蓄冰装置单独释冷供冷,或二者联合供冷。动态制冰方式在制冰过程中有冰晶、冰浆生成,且处于运动状态。每一种制冰具体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某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动态冰系统,提升冷冻效果,保障食品安全。
蓄冷的应用:美国:60%以上建筑物已使用蓄冷技术;韩国:3000m3以上新建项目已立法需装蓄冷空调项目;日本:投入使用的蓄冷建筑项目已达10万个之多;适合采用蓄冷系统用户:峰谷电价差越大越适合,按现有国内电价水平,3:1电价差时,新项目3年内收回投资,旧项目改造需要3~5年收回投资;白天用冷特别大,晚上用冷少,如办公楼、车间空调、啤酒、乳业、食品饮料厂等;用冷负荷大,年运行时间长,每年用冷电费超过100万元的用户;当地有节能奖励政策;部分负荷运行时间长、负荷变化较大的用户,蓄冷空调夜间机组满载高效进行蓄冷,白天放冷过程只需要调整冷水流量即可满足负荷变化要求,机组基本不用部分负荷低效率运行。某大型数据中心采用动态冰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服务器运行稳定性。佛山乳业动态冰
动态冰技术实现制冰过程智能化监控。福建机房动态冰工程案例
系统构成的主要设备:主机端部分、冷水机组;空调循环水泵,冷却水循环泵(潜水泵)、空调区域(空调末端主要设备)、全空气空调处理机组(包括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夏季提供冷冻水(7/12℃);冬季提供热水(45/40℃)。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能源,通过电能驱动的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对建筑物进行供暖、供冷及提供生活热水等功能的高效节能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利用制冷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实现热量从低温热源(即空气)向高温热源(即建筑物内或热水系统)的转移。福建机房动态冰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