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9日

工作原理:动态冰蓄冷技术主要通过制冰和释冷来实现蓄冷。在电力需求低峰时段,制冷机组将冷却水通过小板换(加热板换)将冰槽内的水加热到0.5度以去除冰晶,然后将水降低到-2度以下形成冰。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通过融化冰晶来释放冷量,以满足建筑的空调需求。此外,动态冰蓄冷技术在建筑行业各种中央空调系统中得到应用,适用于温带和亚热带的气候条件。这种技术的应用不只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能效,还有助于优化电力使用模式,对于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高效冷却,保护食品营养不流失。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

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动态冰

离心机进出水温差小,可能发生喘振,甚至停机,制冰开始后,蓄冰槽溶液的温度不断下降,经过约2h后为0℃~-2℃,这个温度的溶液再次进入制冰器制冰时,温度又不能高于-3℃,以防止结冰晶过多,温差很小,离心主机会发生喘振或停机。主机温度设置要不断随溶液温度变化而变化,控制难度大,结冰过程溶液浓度会变化:初期3%的乙二醇溶液浓度,到结冰量达到60%时,溶液浓度达到7%,冰点温度为-2.7℃;各溶液温度再低1.5℃,制冰过程要求控制设定要求温度不断的变化,属于动态控制过程,控制难度较大。由于水泵流量大,造成槽内漩涡,可能造成冰晶吸入管道,制冰换热器2%的含冰溶液出来,到制冰结束时蓄冰槽的冰量容积比为65%,槽内溶液和已经冰粒会成漩涡状态吸入管道和水泵,再度结冰而形成更多更大的冰核,造成冰堵。湖北工业动态冰节能改造方案动态冰技术,在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场所,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动态冰

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将冷媒(通常为乙二醇的水溶液)制成冰将冷量储存起来,白天用电高峰期融冰,将冰的相变潜热用于供冷的成套技术。这种蓄能措施能够有效地利用峰谷电价差,在满足终端供冷(热)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对电网的供需平衡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公共建筑耗能远高于民用建筑,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电能消耗主要集中在白天,导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但是夜晚低谷期电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转移电力需求,平衡电力供应,国家采用分时计价的政策来推动离峰电力的积极性。冰蓄冷空调利用夜间低谷电力制冰储能以减少用电高峰期空调用电负荷和系统装机容量。

动态冰蓄冷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夜间的低谷电力制冰、储冰,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停止运行空调机组,使用冰块释放冷量。目前,动态冰蓄冷技术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正在成为蓄冷空调的主流技术。空调压缩机组在夜间电网供电富余的情况下运行制冰并储存,在白天电网供电紧张的情况下,停止运行,空调系统利用夜间机组所制的冰作为冷源,提供给需要供冷的场所。移峰填谷,既缓解电网供电紧张,又利用夜间廉价电费,节省空调制冷机组的整体运行成本。动态冰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力成本。

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动态冰

在空调工况下,制冷量相同动态冰蓄冷系统与空调机组相比,压缩冷凝机组、冷却塔系统、蒸发器的的总成本相差不大,而动态冰蓄冷系统只须增加一个蓄冰池,蓄冰池可采用土建方式或钢架结构,附带保温层,但成本较低。举例:在夜间不用空调的场所,如办公楼,白天使用空调时间设定为10小时,夜间低谷电时间设定为8小时,空调机组的制冷量设定为550kw。如果替换成一套空调工况下制冷量为550kw的动态冰蓄冷系统,其运行电耗为130kw;该系统在制冰工况下的制冷量约为300kw,运行电耗115kw,每天运行8小时制冰模式,产冰量约为17吨,相当于3小时的空调制冷量,其余7小时可用动态冰蓄冷系统作为中央空调主机使用。按照电费峰值1元谷值0.3元计算,节省成本如下式:1元/kw*h×130kw×3h-0.3元/kw*h×115 kw×8=114元/天=41610元/年。独特的制冰工艺,降低冰块破损率。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

动态冰技术为食品加工提供理想冷却条件。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

动态冰蓄冷系统采用板片型蒸发器,多片并联,安装在一个蓄冰池正上方。压缩冷凝机组一般由多台高温螺杆压缩机并联。动态的制冰储冰: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后,内循环水泵将蓄冰池内的水输送至板冰机蒸发器顶部的洒水槽处,通过洒水槽将水均匀的洒在板冰机蒸发器的外表面,与板冰机蒸发器内部的制冷剂热交换,部分水在板冰机蒸发器上结冰,没有结冰的水落入蓄冰池内,再次循环。待蒸发器表面的冰层厚度达到5-8mm时,采用热氟将板冰机蒸发器上的冰脱落,掉进蓄冰池内,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快速的制冰脱冰循环,蓄冰池内的水全部制成冰。东莞冰片滑落式动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