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6日

动态冰蓄冷技术适用范围:1、部分区分峰谷电价地区,各种大型中间空调系统;2、牛奶及食品等工艺上需要稳定的低温水的行业,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每年空调使用时间较长,在南方地区甚至可达8个月。夏季高温时段空调用电负荷,特别是大型中间空调、区域供冷和地铁空调等空调负荷集中,是造成城市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调是实现用户侧调峰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的蓄冰空调工程设备70%以上来自国外,且99%都属于静态蓄冰技术,主要包括盘管制冰、冰球制冰等传统静态制冰方式,其体积大、运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的50%。动态冰蓄冷用的蓄冰盘管高度一般为1.2~3.6m。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

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动态冰蓄冷

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2011年全国高峰用电负荷约为7.86亿kW,其中空调负荷占高峰负荷的30%,全国现有大型中间空调约250万套,预计到2015年在全国推广5%,约12.5万套空调可使用采用动态冰蓄冷技术,全年转移峰时电量约 52 亿 kwh,减少电厂 装机容量 1180万 kW,宏观节能潜力较大。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改进了传统制冰过程中的主要缺点,而且制出的冰以流态化冰浆的形式存在。传统静态制冰过程中,水通过自然对流换热,冰层首先在换热壁面上形成,然后逐渐变厚。这样就导致形成新的冰层所需的热量传递必须以导热的形式穿过越积越厚的原有冰层,从而严重的恶化了传热效率,致使结冰越来越困难,制冷剂提供的冷却温度也必须越来越低。速冻库动态冰蓄冷系统冰制备过程中,水通过冷却设备被冷却至冰点以下形成冰块。

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动态冰蓄冷

动态冰蓄冷技术用于平衡电力负荷怎么样?动态冰蓄冷技术是指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将建筑物所需的空调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备好,并以冰的形式储存于蓄冰装置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主要的技术性能是:在夜间电价低谷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制冷,通过动态冰浆机组用过冷水法制冰,把储冰罐内的水制成冰浆。白天电价高峰时段关闭制冷主机,存储在储冰罐内的冰浆,经过融冰板式换热器,对空调所需低温冷冻水降温。白天电价高峰期,绝大部分空调负荷所需电能,通过冰浆转移至夜间电价低谷时段,白天电价高峰期只运行所需冷冻水泵和少量冰水泵即可。

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风险,从技术原理上来看,冰晶式动态蓄冰相对于静态蓄冰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但之所以该系统未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蓄冰形式,主要是在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上也存在潜在的风险,甚至有因为冰晶堵塞导致系统不能使用的失败案例。以下对该系统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如下:温度传感的延迟性可能造成结冰误差,因为温度传感的延迟性,当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实际温度时,溶液不会结冰;当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实际温度时,溶液结冰过多,溶液发生蒸发器冰堵、管道、阀门、水泵叶轮磨损的问题,甚至堵塞。冷量释放过程中,冰块通过冷却设备释放冷量,实现空调效果。

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动态冰蓄冷

动态冰蓄冷关键技术:(1)过冷却水稳定生成技术。过冷却水生成技术是冰浆冷却及蓄冷技术的主要。过冷却水是冰浆生成的基础,只有稳定生成过冷却水,才可以通过促晶等技术生成冰浆;(2)超声波促晶技术。在生成过冷水后,只有通过促晶才能使过冷水快速生成冰浆,这就需要促晶技术。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有超声波促晶、电动阀促晶以及其他一些促晶技术;(3)冰晶传播阻断技术。动态冰系统:降低装机容量:蓄能型空调系统制冷主机和锅炉总装机容量,只有常规空调总装机容量的60-80%,节省了20-50%主设备容量和配电容量。动态冰蓄冷可以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供应商

动态冰蓄冷是针对传统静态冰蓄冷的各种缺陷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

随着动态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成功技术开发,将推动动态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利用,进而对我国的电力负荷移峰填谷产生深远影响。动态冰蓄冷技术是指用制冷剂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结成絮状冰晶;同时,生成和溶化过程不需二次热交换,由此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冰浆的孔隙远大于固态冰,且与回水直接进行热交换,负荷响应性能很好。静态冰蓄冷:是将制冷机组在低峰期运行,将低温蓄冷媒体一次性充满蓄冷容器,并在高峰期通过泵送方式向空调末端进行热交换,取得冷量的一种方式。佛山工业动态冰蓄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