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蓄冷温度取决于蓄冷速率和蓄冷槽在此期间的特性。外融冰系统是指内管壁上的冰量。至于蓄冷时间短的冰蓄冷系统,一般需要较高的蓄冷率,即较低的(平均)蓄冷温度。反之,蓄冷速度慢,蓄冷温度高。送风温度和蓄冷率是系统设计的优化。冰蓄冷低温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分析了冰蓄冷低温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研究了不同运行控制策略下系统运行费用的计算,提出了优化运行控制模式下系统年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评价方法。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大特点是在动态过程中制取冰浆,具有能效高,蓄冰和融冰快等优点。北京冷水式动态冰蓄冷
动态冰蓄冷空调技术平衡电网峰谷荷。对于大城市的商业用电而言,均会出现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的峰段,常常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状况,而在用电的谷段,又常常会出现电量过剩的状况,如果将低谷电的电能转化为冷能应用到峰值电时的空调系统中去,则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平衡电网;对国家电网而言,要满足用户1kwh的用电需求,必须要发电站发出超过1kwh的电量便于抵消电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用户对电的需求和利用程度在实际过程中却是不定的,是随机的,尤其是对建筑内的空调而言,其使用程度往往同当天的室外天气条件密切相关,不定性特点尤为突出,倘若国家电网发出的余电无法被用户使用,一来是对能源的浪费,二来对国家电网的安全也存在着隐患,于是,蓄冷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便很大方面地减缓和减少了以上问题。安徽工业动态冰蓄冷设备动态冰蓄冷很大方面降低了泵的功耗。
动态冰蓄冷技术用于平衡电力负荷怎么样?动态冰蓄冷技术是指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将建筑物所需的空调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备好,并以冰的形式储存于蓄冰装置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主要的技术性能是:在夜间电价低谷时段,开启制冷主机制冷,通过动态冰浆机组用过冷水法制冰,把储冰罐内的水制成冰浆。白天电价高峰时段关闭制冷主机,存储在储冰罐内的冰浆,经过融冰板式换热器,对空调所需低温冷冻水降温。白天电价高峰期,绝大部分空调负荷所需电能,通过冰浆转移至夜间电价低谷时段,白天电价高峰期只运行所需冷冻水泵和少量冰水泵即可。
动态冰蓄冷技术的重大意义有哪些?一、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空调运行费用40%~50%,降低企业经营费用;二、平衡电网峰谷差,平移40%白天用电负荷至夜间,减缓白天用电负荷压力,减少煤矿、电厂建设;三、降冷主机、冷却塔及冷却水泵容量,减少空调机房总配电容量,减少变配电设施的投资;四、制冷主机满负荷平稳运行,效率高;五、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降低空调末端设备投资,提高空调品质;六、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可靠性,通过反复的制冰和收冰,蓄冷槽的蓄冰率可以达到40%~50%。由于板式蒸发器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因此动态制冰不大适合大、中型系统。动态冰蓄冷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工艺流程,动态冰蓄冷技术可应用于新建系统以及既有系统的节能改造。新建系统需要根据冷量输送需求进行全新设计,其它过程相同,包括根据制冷机组的额定功率搭配制冰机组;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蓄冰槽,并根据应用场合配置不同的控制系统。传统的蓄能形式是将蓄能介质固定在塑料球内或固定在盘管外,蓄能放冷全程处于静止状态,俗称静态蓄冰。动态蓄冰制冰与储冰时间与空间分离,制冰由制冰机组在蓄能槽外生产成冰浆,再由管道输送至蓄能槽内,全程处于流动状态,俗称动态蓄冰。动态冰蓄冷可以降低冷却水的采购成本,减少运输和处理费用。中山动态冰蓄冷方案提供商
动态冰蓄冷可以减少冷却设备的运行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北京冷水式动态冰蓄冷
冰球式蓄冰系统,原理:利用内充有可相变介质的小圆球(为增大热交换面积,一些厂家在球体上会再设有若干个小的凹陷,后统称冰球)来蓄冷,并将冰球储存于专门的罐体中,通过循环于主机与罐体间的低温载冷剂,将冰球内的介质完成相变,从而储存冷量;释冷时,通过循环于换热器(二次侧为空调末端)和体间的载冷剂,将冷量释放到空调末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蓄冷、释冷的过程属于中国较早引进的系统,因各种缺陷,如冰球破损多,新建项目己应用较少。北京冷水式动态冰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