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综合布线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根据多年结构化布线和故障排除的经验,总结出布线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我们需要在布线时注意这些,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更顺畅的享受网络。硬件要兼容:在网络设备选择上,尽量使所有网络设备都采用一家公司的产品,这样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不同或同等级别不同设备间的不兼容问题。而且不要为了省几十块钱而选择没有质量保证的网络基础材料,例如跳线、面板、网线等。这些东西在布线时都会安放在天花板或墙体中,出现问题后很难解决。同时,即使是大品牌的产品也要在安装前用专业工具检测一下质量。综合布线的运行: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东莞万江街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形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以一套单一的高质量配件,综合了智能建筑及建筑物群中多种布线系统,解决了目前在建筑物中所面临的有关语音、数据、视频、监控等设备的布线不兼容问题。通过冗余布线,满足建筑物中用户重新搬迁或新增设备的使用。通过提高布线介质品质或者冗余,满足建筑物未来的新业务需求。综合布线系统能支持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的多种应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子系统(3)干线子系统(4)管理区子系统(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物群的另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它由电缆、光缆和入楼处线缆上过电流过电压的电气保护设备等相关硬件所组成。综合布线的相关规范图集有:GB/T 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东莞万江街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方案综合布线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
关于综合布线:1、工作区子系统为标准化考场系统提供一个既符合标准,又可满足高数据传输的标准,一律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2、水平子系统——将工作区引至管理子系统。采用带十字骨架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3、垂直主干子系统——将分配线架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考虑高速传输和扩容方便。4、 管理子系统——分布在各层配线间,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连接相应的网络设备。是综合布线区别与传统布线的较主要的体现场所。采用六类配线架。5、设备间子系统——安装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并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也是综合布线区别与传统布线的较主要的体现场所。采用六类配线架。以及各种配套的理线架和扎带。
关于综合布线的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房、弱电井内,是水平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也是主干系统电缆端接的场所。一般管理区主要是在弱电井内,弱电井里放置挂壁机柜,配置配线架、理线架、跳线等。关于网络配线架,如果是电话,则采用语音配线架,常用的是110配线架:110 配线架的一面可以端接用户话音线,另一面可以连接大对数电缆,完成垂直干线与水平干线的配线管理。那能不能用网线来走电话线呢?答案是可以的,并且很常见,只是使用时插座面板需要一根网络转电话的跳线,即RJ45-RJ11跳线。电话线一般选用2芯或4芯,价格比网线要来的实惠。综合布线机柜看作是用来装IT设备的柜子。
综合布线的试运行开始。1.构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2. 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资质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咋场地上缠结环绕。3.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流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有可能的话用废线头规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提醒其他人员勿踩勿动。4.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扎线绳不要勒得过紧。5.在整个施工期间,工艺流程及时通报,各工种负责人做好沟通,发现问题马上通知甲方,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及时完成本工种任务。综合布线的特点:可靠性: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东莞万江街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方案
综合布线的运行:在整个施工期间,工艺流程及时通报。东莞万江街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方案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东莞万江街道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