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辊系是镀锌线的关键设备,其修复、维护及使用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好坏。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订沉没辊系使用、修复、维护标准。1.1报告检查报告检查指对沉没辊系附带的检验报告进行确认核实,包括以下几项检验报告:附表3.《尺寸检验报告》由君山提供,主要涉及辊子直径、表面粗糙度、辊面修复形式等参数;附表4.《动平衡检测报告》由君山提供,涉及辊子不平衡量及**终动平衡结果;附表5•《轴头探伤检测报告》由燕郊提供,涉及轴头修复形式、轴头修复尺寸、轴头着色和超声波探伤的结果;《沉没辊修复**记录》由燕郊提供,记录沉没辊系修复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1.1参数抽查参数抽查指由燕郊技术人员和京唐技术人员共同对修复完成送达现场的辊子做不定期抽查,填写《沉没辊系参数抽查记录》并签字确认。1.1结果判定如外观检查、报告检查、参数抽查的过程中发现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现场拒绝接受该套辊子,并由燕郊返厂整改。焊接修复轴件时,选择合适的焊材和焊接参数至关重要。安徽超音速轴修复厂商
图中a是用焊接法把断轴两端对接起来。焊接前,先将两轴端面钻好圆柱销孔、插入圆柱销,然后开坡口进行对接。圆柱销直径一般为(0.3~0.4)d,d为断轴外径。图中b是用双头螺柱代替前面的圆柱销。若轴的过渡部位折断,可另车一段新轴代替折断部分,新轴一端车出带有螺纹的尾部,旋入轴端已加工好的螺孔内,然后进行焊接。有时折断的轴其断面经过修整后,使轴的长度缩短了,此时需要采用接段修理法进行修复,即在轴的断口部位再接上一段轴颈。安徽超音速轴修复厂商轴修复不仅要解决当前损伤,还要预防未来可能的磨损和损坏。
使用99.7%无水乙醇或者将轴承位表面清洗干净,确保无污物,晾干;③将模具内表面、排料槽、螺栓、螺栓孔、定位销、定位销孔内薄薄擦拭一层SD7000脱模剂,越薄越好,晾干备用;④严格按照比例调和材料(SD7101H体积比2:1),调和充分无色差;⑤将调和好的材料迅速涂抹到轴承位的表面:层反复刮压,确保材料与轴承位表面充分粘合,然后再均匀涂抹至整个轴的表面,涂抹厚度略大于轴承位单边磨损量;同时模具内表面也薄薄涂抹一层材料;⑥将模具迅速安装到位,紧固好螺栓和安装定位销。⑦材料固化:环境温度24℃时,建议拆除模具时间不少于4小时;环境温度24℃以下时,建议使用碘钨灯加热不少于3小时;
轴承位磨损是轴使用过程中**为常见的设备问题,轴承位出现磨损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况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金属正常疲劳磨损,这是金属本身固有的特性;2、配合关系问题,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无论加工的精度有多么高,永远无法达到部件配合面100%的配合,从微观上放大观察,金属的配合面只能做到30%—50%,所以配合部位受力面小也是导致金属疲劳磨损的根本原因之一;3、安装问题,安装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轴承的安装位置或者无法有效控制轴承的游隙,导致轴承运行过程中无法处于一个比较好状态,进而运行阻力增大,温度升高,将扭矩更多的作用于配合面处,导致轴承内圈和轴表面发生相对运动,造成轴的磨损;4、运行保养,包括轴承的润滑不佳,冷却系统堵塞造成运行温度过高,紧固装置的松动等。轴修复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在修复过程中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机械加工修复轴是指利用机械加工技术对轴类零件进行修复,以恢复其原有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这一过程通常包括表面清理、尺寸测量、修复方案设计、加工操作以及质量检测等步骤。机械加工修复轴技术具有高效、精确、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轴类零件的修复和再制造。在机械加工修复轴的过程中,精密操作是实现高精度修复的关键。表面清理是机械加工修复轴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轴类零件表面的油污、锈迹和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轴修复过程中,控制热输入是防止热变形和保持材料性能的关键。安徽超音速轴修复厂商
轴修复不仅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设备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安徽超音速轴修复厂商
对弯曲量较小的轴,一般小于长度的8/1000,可用冷校法进行校正。通常对普通的轴可在车床上校正,也可用千斤顶或螺旋压力机进行校正。这些方法的弯曲量能达到1m长是0.05~0.15mm,可满足一般低速运行的机械设备要求。对要求较高、需精确校正的轴,或弯曲量较大的轴,则用热校法进行校正。通过加热,温度达500~550℃,然后待冷却进行校正。加热时间根据轴的直径大小,弯曲量和加热设备确定。热校后应使轴的加热处退火,达到原来的力学性能和技术要求。安徽超音速轴修复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