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喷涂涂层设计的基本步骤:确定工件表面涂层的技术要求,首先了解工件的服役情况和所应具备的表面性能,根据工件及其工作条件(如工件材质、组织、尺寸、及工作介质、温度、受力情况等)的已有数据和经验,准确判定工件的失效原因,从而确定对涂层的性能要求(包括结合强度、硬度、厚度、对空隙要求、表面精度耐磨、耐腐蚀、耐热或其他有关性能),然后分析待选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结合底层材料、可能采用的热喷涂方法等,综合考虑使用寿命,分析经济可行性和生产现场条件,确定涂层材料。根据工件工艺要求,选择喷涂工艺,包括基体表面预处理工艺、涂层喷涂工艺和喷涂后处理工艺。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标准。热喷涂是一种高效的表面涂覆技术。金属表面热喷涂设备
正确选择涂层材料是保证涂层性能的关键。在选择涂层材料时,首先要考虑工件的工作条件和涂层性能,还要考虑工件的材质、批次、经济性以及提出的热喷涂方法。根据涂层的作用,涂层可分为耐腐蚀涂层、耐磨涂层、耐磨密封涂层、高温热障涂层、绝缘或导电涂层、尺寸修补涂层。表面涂层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因此工作条件的满足程度与涂层的性能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简单的关系。应详细分析工作条件,并根据参考文献或实验数据综合考虑涂层结构、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确定一种或多种涂层材料。松江区电弧热喷涂施工热喷涂涂层具有优异的粘附力和密封性,能够有效保护基材。
热喷涂技术在船舶维修轴类部件中的应用,轴类部件指在起到支承旋转作用的同时,可传递扭矩和动力的部件。在船舶工程中,轴类部件是各类船舶机械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通常在轴上安装做回转运动的部件,轴类部件的运转直接影响着船舶设备的运行情况。船机轴类部件的损坏十分常见,不仅使设备的性能降低,同时会产生安全隐患。船机零件的修复大部分属于轴类零件的修复。因此,针对船机轴类零部件的修复显得特别重要。应用热喷涂技术手段修复报废、损坏的各种零部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还在不断的深入发展。热喷涂由于工艺方法多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迅速、成本低、喷涂材料选择范围广等特点,在轴类部件的修复中取得了重要的应用,在达到修复原有尺寸的同时,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甚至可以获得比原部件或者新换件更为优异的表面涂层,获得再制造的功效。
基体材料的表面预处理首先要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去除基体表面的杂质,然后采用喷砂粗化基体表面,这种方法通过提高基体的表面自由能活化基体,同时有助于提高熔融颗粒的粘结面积。液态的或者熔融的涂层颗粒在高速下撞击基体表面,导致颗粒变形,形成“薄煎饼”状形貌。随着颗粒的收缩和固化,他们粘附在粗糙的基体材料表面,其粘结机理主要是机械铆合,由涂层颗粒和基体材料之间扩散引起的冶金结合的数量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例外:Mo)热喷涂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热喷涂技术在电站锅炉“四管”上的应用:锅炉“四管”工作在高温、高压及受烟气腐蚀、磨粒冲蚀的恶劣环境中,极易产生高温腐蚀及磨损,使管壁减薄,一般而言,这种减薄速度约在1mm/年左右〔1〕,严重者可达2mm/年以上〔2〕。锅炉“四管”减薄后的直接危害是发生泄漏爆管。国内在锅炉“四管”防护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尝试。如20世纪70年代研究开发的水冷壁管热浸渗铝技术,80年代进行的水冷壁管喷熔Ni-W合金技术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找到了较理想的技术手段,如用电弧喷涂高铬NiCr丝材。我国北方已有30多个火电厂采用热喷涂技术来防护锅炉“四管”,喷涂面积已达数千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美国TAFA公司的45CT合金。该合金采用电弧喷涂方法,从1984年7月起到1986年9月共在世界各地30多台锅炉的“四管”上喷涂1200余m2,经测定,涂层的平均磨蚀损失小于0.025mm/年。因此这种材料已得到国际上的承认,被许多国家所采用。热喷涂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较广应用,为提高材料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做出了贡献。常州特氟龙热喷涂加工
热喷涂技术可以修复和修复磨损或受损的零件,延长其使用寿命。金属表面热喷涂设备
1.能有机地把金属材料的强韧性、易加工性等和陶瓷材料的耐高温、耐磨和耐腐蚀等特性结合起来。2.合理选择涂层材料和适宜的喷涂工艺,可以获得各种功能的表面强化涂层。3.不受基体的限制:用于热喷涂的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陶瓷、水泥、耐火材料、石料、石膏等无机材料,也可以是塑料、橡胶、木材、纸张等有机材料。4.不受工件尺寸和施工场所的限制。5.涂层沉积速率快,厚度可控,工艺简单。6.陶瓷涂层的可加工性好,且涂层损坏后可再进行喷涂.金属表面热喷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