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南昌自动机械手智能机器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8日

化学实验室的试剂处理始终面临双重挑战:剧毒 / 腐蚀性试剂的操作风险,以及人工计算配比时的误差隐患。汇像机械手凭借防爆设计 + 智能算法,成为实验室安全与精确的双重保障。产品参数直击痛点:采用 316L 不锈钢机身,耐酸碱腐蚀等级达 IP65,可在含有机溶剂的环境中稳定运行;配备红外传感器与力控反馈系统,当末端执行器接触试剂瓶时,能自动识别容器规格(2ml 至 1L),并根据预设程序调整抓取力度(5-50N 可调),杜绝滑落泄漏。智能化组合构建全流程防错网:与电子天平联动实现 “称量 - 移液 - 搅拌” 闭环,自动校准试剂密度误差;通过 AI 视觉识别试剂标签,一旦发现错配(如将浓硫酸误认作乙醇),立即触发急停并推送警报至实验室管理终端。某高校化学系使用后,试剂误加事故发生率从 1.2 次 / 月降至 0,夜班实验无需人员值守,单次实验的试剂损耗量减少 23%。当汇像机械手接过移液枪与烧杯,实验员终于能远离危险操作台 —— 安全与效率,从此不再两难。“智灵者” HelenX-5S,小空间作业,精确执行每一步,实验零误差。南昌自动机械手智能机器人

机械手

部分实验室研究涉及高温、毒气、辐射等恶劣且危险的环境。机械手能够代替科研人员在这些环境中执行任务,保障科研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在核物理研究中,涉及放射性物质的实验操作具有极大的辐射风险,机械手可在完全密封的辐射防护装置内,完成放射性样本的转移、实验设备的调试等工作。科研人员只需在远程通过控制系统下达指令,就能让汇像机械手准确执行任务,避免了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带来的潜在危害。同样,在研究有毒化学物质时,机械手可在通风橱等安全防护设备内进行实验操作,防止有毒气体对科研人员的伤害,为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嘉兴七轴机械手品牌“智灵者” HelenX-4L,精巧直角坐标机械臂,0.5kg 精确负载,实验操作稳如磐石。

南昌自动机械手智能机器人,机械手

在环境监测、法医鉴定等跨学科实验室,实验场景多变——时而处理土壤样本称重,时而进行液相色谱进样,时而需要低温冷藏环境操作。汇像机械手的高可编程性+环境适应性,使其成为应对复杂需求的“多面手”。参数上展现全能属性:支持自定义程序编写(兼容Python/C++语言),用户可通过图形化界面拖拽指令模块,30分钟内完成新实验流程的编程;工作温度范围-10℃至50℃,能在冷藏柜、超净台等特殊环境中稳定运行,湿度适应范围30%-90%(无冷凝)。智能化组合打破场景壁垒:配备可更换的温区适配套件(如低温手套、防雾镜头),在-80℃冰箱取放样本时仍保持操作精度;通过云端平台实现程序共享,某环境监测站的“水质样本前处理流程”程序被全国20家实验室复用,平均节省编程时间80%。实际应用中,该机械手使跨学科实验的设备切换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多场景任务的调度效率提升3倍。在科研边界不断拓展的当下,汇像机械手用“灵活应变”能力,让实验室不再为设备适配而妥协,加速跨领域创新的落地。

实验室中通常配备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如离心机、PCR仪、酶标仪等。HelenX-4L机械手具备良好的集成能力,能够与这些实验室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它可以作为整个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中心枢纽,协调各个设备之间的工作流程。例如,在核酸提取实验中,机械手能够自动从样本架上抓取样本管,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完成后再将样本管转移至核酸提取仪,完成核酸提取步骤,然后将提取好的核酸样本准确放置到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无需人工过多干预,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和污染风险,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更加流畅、高效。“智灵者” HelenX-4L,灵活适配多场景,实验室复杂操作轻松驾驭无压力。

南昌自动机械手智能机器人,机械手

在一些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或放射性元素的实验中,汇像机械手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它可以代替实验人员进入危险环境进行操作,有效避免了实验人员受到伤害的风险,为危险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例如,在化学合成实验中,部分反应会产生有毒气体或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实验室机械手能够在封闭的实验环境中完成原料的添加、反应的监控和产物的收集等操作,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在核物理实验中,机械手可以对放射性样本进行处理和分析,避免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辐射危害食品安全实验室的 “可靠屏障”:汇像机械手以标准化作业保障检测精度。嘉兴七轴机械手品牌

“智灵者” HelenX-4H,高效协作不脱节,实验室各环节衔接流畅无障碍。南昌自动机械手智能机器人

在基因测序、药物筛选等高通量实验中,单日处理数千份样本是常态。传统人工操作不仅难以跟上节奏,更易因疲劳导致样本混淆。汇像机械手的模块化设计+并行处理能力,成为突破产能天花板的关键。参数上展现硬核实力:搭载4轴联动机械臂,工作半径达800mm,可覆盖6个标准实验工位;支持8组末端执行器快速切换(移液头/抓手/扫码枪),换型时间≤15秒;配合200L/min的气泵流量,实现96孔板整板移液只需8秒,单日极限处理样本量突破10,000份。智能化组合实现“1机抵6人”:通过物联网接入实验室自动化轨道系统,样本可在孵育箱、离心机、检测仪间自动流转;搭载的机器学习模块能记录实验员操作习惯,优化移液路径,使复杂序列操作耗时缩短40%。某生物科技公司引入后,将肿瘤细胞药敏试验的通量从每日200组提升至800组,设备利用率达92%,实验周期压缩近一半。高通量实验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数据量”——汇像机械手用速度与精度,为科研竞速提供中枢动力。 南昌自动机械手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