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商机详情 -

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在环境与公共健康领域,地下水氡污染的成因与防控已成为重要课题。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天然气泄漏及铀矿尾矿的放射性迁移 —— 天然气藏中常伴生高浓度氡气,当气井密封失效或管道破裂时,氡气会迅速溶入地下水;而铀矿尾矿中的镭元素衰变产生的氡气,也会随雨水渗透进入含水层。中国科学院 2023 年研究的委内瑞拉某产气区案例显示,气井破裂导致周边井水氡浓度飙升至安全值的 15 倍,后通过在井口区安装气液分离装置,利用负压抽提技术分离水中溶解的氡气并集中处理,使氡浓度降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111 贝克勒尔 / 升以下。这一案例凸显了污染源控制的有效性。对于供水系统而言,水厂需强化原水与出厂水的氡浓度监测,尽管饮用水中氡对人体的辐射贡献率通常为 1%-2%,但长期饮用高氡水仍会通过消化道累积辐射剂量,需结合活性炭吸附、曝气脱气等工艺降低氡含量,保障饮水安全。增强环保意识,主动防范居室氡污染危害。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

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氡污染

新建建筑应从设计阶段就重视防氡措施。在选址时,应该尽量避开氡污染高风险区域;建筑设计上,合理规划通风系统,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条件。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氡施工规范,如在基础施工时铺设防潮层、密封地基与墙体的接缝;选用低放射性建材,并确保建材安装符合标准。此外,新建建筑应预留氡浓度检测和治理的接口,便于后期监测和维护。通过规范的防氡设计与施工,从源头控制室内氡污染,保障居民和使用者的健康。预防氡污染检测标准研究推广标准化的氡污染检测方法很重要。

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氡污染

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衰变是室内氡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砖、混凝土、石材等建材因原材料取自天然,常含有一定量的铀、钍。例如,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生产的建材,由于煤矸石中铀、钍含量较高,其氡析出率可能明显高于普通建材。根据《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标准,A 类建材的内照射指数(IRa)应≤1.0,外照射指数(Ir)应≤1.3 ,但实际检测中仍发现部分建材氡析出率超标。建材中的氡释放受温度、湿度、孔隙率等因素影响,在潮湿环境下,建材内部氡气更易释放到空气中,增加室内氡浓度。

氡污染在高层建筑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底层建筑由于更接近土壤,氡气渗入量相对较大;随着楼层的升高,氡浓度逐渐降低,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建筑存在管道井、通风不良等问题,高层也可能出现氡浓度超标的现象。有研究对某城市多栋高层建筑进行检测发现,底层住宅的平均氡浓度为150Bq/m³,而20层以上住宅的平均氡浓度降至80Bq/m³,但部分存在通风缺陷的高层住户,氡浓度仍高达120Bq/m³。家装行业在进行高层建筑装修时,应根据楼层特点采取相应的氡污染防控措施;商业行业在管理高层建筑时,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检测;空气净化和过滤行业需针对高层建筑的氡污染特点,研发更具针对性的净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新装修房屋建议进行氡污染浓度检测。

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氡污染

学校作为儿童和青少年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室内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的健康与成长。鉴于氡气无色无味且具有放射性危害,其污染的防控工作在学校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建立系统性的防护策略。从源头控制风险是基础。在新建或翻修校舍时,应严格筛选建材,优先选用放射性核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放射性建筑材料(如避免使用特定高放射性花岗岩等),并在施工阶段落实防氡工程措施,例如在地基、墙体与地面交接处铺设防氡屏障材料、做好缝隙密封等,有效阻隔土壤氡气向室内渗透。保障室内空气流通是关键环节。教室、图书馆、宿舍、活动室等人员密集且停留时间长的区域,必须维持良好的自然通风。在自然通风条件受限(如寒冷季节、雾霾天或特定建筑设计)的场所,应主动加装机械通风装置或高效新风系统。这类设备能持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并排出室内污染空气,确保空气有效置换,从而明显稀释并降低室内氡浓度。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不可或缺。社区可组织科普活动宣传氡污染危害与防护。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

简单的地板密封处理可减少部分氡污染来源。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

在环境风险防控领域,数值模型已成为预测氡气在大气中扩散路径的重要工具。这类模型通过耦合气象参数(如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地形特征及污染源强数据,能精细模拟氡气的时空分布规律。以科罗拉多州 Denver Basin 气田为例,TAIT 等学者 2023 年发表的研究通过构建三维大气扩散模型,模拟了水力压裂作业中的氡释放过程,结果显示:当风速低于 3 米 / 秒时,压裂作业产生的氡气可在下风向 5 公里范围内形成浓度异常区,氡浓度较背景值升高 2-4 倍,且高浓度区域与逆温层出现频率呈明显正相关。这一模拟结果为环保部门的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可基于模型输出的氡浓度等值线图,划定关键控制区与警戒区,对距气井 3 公里内的敏感点实施加密监测;同时结合模型预测的落地浓度,制定工业场所氡排放的小时均值标准(如建议不超过 500 贝克勒尔 / 立方米),并要求企业配套建设氡气收集燃烧装置,从源头减少放射性气体的无组织排放。天然氡污染安全标准

推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