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气浮与传统气浮装置的比较
1、传统气浮装置中,池深一般为2.0~2.5m,这是因为设备是静止的,水体是运动的。水体从反应室进入接触区时会产生流向的改变和流速的重新分布,即把水流转变成均匀向上的流动,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高度来完成这一变化,其高度一般不低于1.5m。
而浅层气浮由于“零速度”原理的应用,实现了设备是运动的,水体是静止的,消除了由于水体的扰动对悬浮颗粒与水分离的影响,降低了对高度的要求;另外在传统气浮装置中,难免有泥砂或絮粒沉于池底,为防止带出池底的泥砂,出水管一般悬高300mm。
而在浅层气浮装置中,由于池底设置了刮泥装置,因此不需设置悬高段。通过以上分析,浅层气浮装置的有效水深一般为400~500mm。 气浮机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 1)检查所有阀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福建凹气浮装置
电解气浮法解析
电解气浮法对废水进行电解,这时在阴极产生大量的氢气泡,氢气泡的直径很小,有20~100微米,它们起着气浮剂的作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粘附在氢气泡上,随其上浮,从而达到了净化废水的目的。与此同时,在阳极上电离形成的氢氧化物起着混凝剂的作用,有助于废水中的污泥物上浮或下沉。
电解气浮法的优点是:能产生大量小气泡;在利用可溶性阳极时,气浮过程和混凝过程结合进行;装置构造简单,是一种新的废水净化方法。
这是近几年在水处理领域才出现的二种工艺,由于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运行条件易于控制、装置紧凑、效果良好,因而发展很快。 宿迁絮凝气浮格栅:挡住废水中体积较大的悬浮物.
气浮设备工作主要依靠浮物表面有亲水和憎水之分。憎水性颗粒 表面容易附着气泡,因而可用气浮法。亲水性颗粒采用加药设备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品处理后可以转为憎水性。水处理中的气浮法,常用的有混凝剂,絮凝剂等使胶体颗粒结成为絮体,絮体具有网络结构,容易截留气泡,从而提高气浮效率。再者,水中如有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可形成泡沫,也有附着悬浮颗粒一起上升的作用。你所不了的溶气式气浮机在这里都有
特点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所产微气泡小而均匀;
3.性能优越,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4.安装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5.浮渣浓度高,产泥量少,易于脱水;
6.出水效果好,投资少,见效快;
7.技术先进,设计合理,运行费用低等。
气浮设备的调试运行
然后等到整个系统稳定下来之后,释放器将会释放出大量的气泡,这样就可以准备让气浮设备入水运行,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5分钟。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然后就可以进入到气浮设备的运行操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先依次打开清水箱回流泵的进、出水阀,关闭射流器的进水、出水阀和吸气阀,之后开启回流泵。此时应当注意将压力调至到适合的状态。
接下来,就可以开动集水池中的提升泵,并且逐渐的往气浮设备中注入需要处理的废水。然后在溶药捅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用清水溶解后,打开溶药桶阀门,滴入混凝剂,与反应区中的废水进行混合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气浮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其中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浮渣,而且这些浮渣都是浮在水面上。大约当浮渣达到5到10厘米厚度时,启动刮渣机将浮渣刮入渣槽。
高效浅层气浮机:溶气方式为加压射流,这类气浮在国内运用的也相当普遍。
气浮工艺指什么
悬浮颗粒与气泡粘附的原理:水中悬浮颗粒能否与气泡粘附主要取决于颗粒表面的性质。颗粒表面易被水湿润,该颗粒属亲水性;如不易被水湿润,属疏水性。亲水性与疏水性可用气、液、固三相接触时形成的接触角大小来判别,在气、液、固三相接触时,固、液界面张力线和气、液界面张力线之间的夹角以θ表示。为了便于讨论,水、气、固体颗粒三相分别用1、2/3表示,如图1所示。如θ<90°为亲水性颗粒,不易于气泡粘附;θ>90°为疏水性颗粒,易于气泡粘附。在气、液、固相接触时,三个界面张力总是平衡的。水中颗粒的湿润接触角(θ)是随水的表面张力(σ1,2)的不同而改变的。增大水的表面张力(σ1,2),可以使接触角增加,有利于气、粒结合。反之,成牢固结合的气、粒浮体。 气浮机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占地少,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丽水气浮池
6、 污泥浓缩(处理量为设备能力的20%~30%,设备除外,可另行设计)。福建凹气浮装置
高效浅层气浮的优点有哪些
高效浅层气浮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净化池浅,污水在气浮池中的停留时间3~5min,但表面有足够的浮渣储备空间,特别适用高浓度污水的处理。
2、独特的溶气系统设计,体积小,溶气效率高,结构紧凑。设备占地面积小,效率高。
3、处理能力大,表面负荷8~15m3/m2/h。
4、占地面积小,也可不占地,架空、叠装或设置于建筑物上。
5、设有自动水位调节装置,流量适应范围大,刮起的浮渣含固率高。
6、拼装式结构,便于运输、安装和搬迁。 福建凹气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