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滤波器的泄漏电流是指在250VAC/50Hz的电压/频率条件下,火线和零线与外壳间流过的电流。泄漏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变频器滤波器中的共模电容。从插入损耗的角度来考虑,共模电容越大,电性能越好,此时,漏电流也越大。但从安全方面考虑,泄漏电流又不能过大,否则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尤其是一些医疗保健设备,要求泄漏电流尽可能小。因此,要很据具体设备要求来确定共模电容的容量。火线与外壳(或零线与外壳)之间施加1750VAC高压,时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咝声。火线与零线之间施加1500VDC直流高压,时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咝声。由于对变频器滤波器做耐压测试,会对内部器件带有一定损伤,用户测试次数不能过多,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降低滤变频器波器的寿命,甚至损坏变频器滤波器滤波器可以抑制电磁干扰。高性能滤波器工程技术
插入损耗定义插入损耗是EMI电源滤波器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设计人员和工程应用人员考虑的中心问题就是:在保证滤波器安全、环境、机械和可靠性能满足有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尽可能高的插入损耗。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是频率的函数,用dB(分贝)表示。电路未接滤波器时,信号源在接受电路端电压(功率)为U(P),接入滤波器后在接受端输入电压(功率)为U(P),定义插入功耗I.L(InsertionLoss)可以用下列方程推导出来:假设实际负载阻抗在滤波器插入前后保持不变,故1.1式的各功率可以由其相应的负载电压和阻抗的表达式来代替:方程中所表示的插入损耗,需要在任何频率下通过取下和插入滤波器来进行测量。高性能滤波器工程技术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确保信号清晰。
额定电压是电源EMI滤波器用在指定电源频率时的工作电压,也是滤波器允许的电压值。如用在50Hz单相电源的滤波器,额定电压为250V;用在50Hz三相电源的滤波器,额定电压为440V.若输入滤波器的电压过高,会使内部电容器损坏。额定电流是在额定电压和指定环境温度条件下所允许的连续工作电流。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或由于电感导线的铜损,磁芯损耗以及周围环境温度等原因导致工作温度高于室温,这时候就难以确保插入损耗的性能。我们应该根据实际可能的大工作电流和工作环境温度来选择滤波器的额定电流。
电源滤波器不能存在电磁耦合路径,电源输入线过长;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线和输出线靠的过近。此两种都是不正确的安装方式,问题的本质在于,滤波器的输入端电线和它的输出端电线之间存在有明显的电磁耦合路径。这样一来,存在于滤波器某一端的EMI信号会逃脱滤波器对它的抑制,不经过滤波器的衰减而直接耦合到滤波器的另一端去。因此滤波器输入与输出先需有效分开。另外,如上述两种把电源滤波器都是安装在设备屏蔽的内部,设备内部电路及元件上的EMI信号会因辐射在滤波器的(电源)端引线上生成EMI信号而直接耦合到设备外面去,使设备屏蔽丧失对内部元件和电路产生的EMI辐射的抑制。当然,如果滤波器(电源)上存在有EMI信号,也会因辐射而耦合到设备内部的元件和电路上,从而破坏滤波器和屏蔽对EMI信号的抑制作用,所以起不到效果。EMI 单相电源滤波器适用于在许多种应用中控制 EMI 辐射或易感性。
滤波精度高,谐波电流滤除率可达97%以上;滤波范围广,滤波次数:2--50次谐波及间谐波;对负载的波动响应快,响应时间为1us;动态注入电流以抑制谐波和补偿功率因数;不会与系统发生谐振;可多台组合扩展容量;抑制系统过电压,改善系统电压稳定性,阻尼电力系统功率振荡;能抑制电压闪变、补偿三相不平衡、提高功率因数;系统的自我保护和稳定性极强。滤波阵列板、滤波连接器等面板滤波器一般都直接安装在屏蔽机箱的金属面板上。由于直接安装在金属面板上,滤波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完全隔离,接地良好,电缆上的干扰在机箱端口上被滤除,因此滤波效果相当理想。利用电容通高频隔低频的特性,将火线、零线高频干扰电流导入地线,或将火线高频干扰电流导入零线。高性能滤波器工程技术
滤波器性能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高性能滤波器工程技术
滤波器一般环境温度范围在0~55°C,安装时记住不要把滤波器放在发热量大的元件下面,四周需要保持通风且空间大。为了更好保护滤波器的绝缘性能,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不能大于85%,且是在没有凝露的状态下。滤波器应远离强烈的震动源,同时振动频率不能超过10~55Hz或连续振动。如果滤波器在使用环境情况下是不可避免震动时,则需要采取减震措施,如采用减震胶等。滤波器安装需要避免有粉尘、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例如氯化氢、硫化氢等。可将滤波器安装在封闭性较好的控制室或控制柜中。滤波器具有一定的电源干扰性,但在电源干扰特别严重的环境中,需要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高性能滤波器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