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所有电源都具有可驱动性。只要满足驾驶能力,功率输出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可驾驶性要求也被视为内部电阻要求,但实际上是不同的。内部电阻必须形成电压降。然而,由于调节电源的调节,理论上可以保证输出在驱动能力范围内是恒定的。所谓的电容器降低了交流阻抗,主要用于高频交流阻抗,因为即使在电源处于闭环控制时,也需要响应速度。如果负载电流立即变化,则反应将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导致较小的电压波动。在添加电容器之后,可以减小电源内电流的瞬时变化,从而改变电源的特性。PCB 安装通用 RFI 滤波器,增强了差模性能。四川滤波器
滤波器是射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是用来作频率选择----让需要的频率信号通过而反射不需要的干扰频率信号。经典的滤波器应用实例是接收机或发射机前端滤波器广泛应用在接收机中的射频、中频以及基带部分。虽然对这数字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字滤波器有取代基带部分甚至中频部分的模拟滤波器,但射频部分的滤波器任然不可替代。因此,滤波器是射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部件之一滤波器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按频率选择的特性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等;按实现方式可以分为:LC滤波器、声表面波/体声波滤波器、螺旋滤波器、介质滤波器、腔体滤波器、高温超导滤波器、平面结构滤波器。四川滤波器带有 IEC 60320-1 插座的高级 EMI 滤波器,双三元件差模电路可将噪声降至 1GHz。
回波损耗(ReturnLoss):端口信号输入功率与反射功率之比的分贝(dB)数,也等于20Log10ρ,ρ为电压反射系数。输入功率被端口全部吸收时回波损耗为无穷大。阻带抑制度:衡量滤波器选择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对带外干扰信号抑制的越好。通常有两种提法:一种为要求对某一给定带外频率fs抑制多少dB,计算方法为fs处衰减量;另一种为提出表征滤波器幅频响应与理想矩形接近程度的指标——矩形系数(KxdB大于1),KxdB=BWxdB/BW3dB,(X可为40dB、30dB、20dB等)。滤波器阶数越多矩形度越高——即K越接近理想值1,制作难度当然也就越大。延迟(Td):指信号通过滤波器所需要的时间,数值上为传输相位函数对角频率的导数,即Td=df/dv。带内相位线性度:该指标表征滤波器对通带内传输信号引入的相位失真大小。按线性相位响应函数设计的滤波器具有良好的相位线性度。
阻抗搭配的原因选择滤波器时,首先应选择适合你所用的滤波电路和插入损耗性能。首先选择滤波电路的原因是与滤波器要在匹配条件下工作的传统概念不同,所谓匹配意味滤波器需在保持输入/输出信号幅度不变(或某一固定比例)的前提下,将其中部分频谱做预期的处理或变换,而EMI电源滤波器不同,它是个以工频为导通对象的低通滤波器,是在不匹配的条件下工作,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实现匹配,如滤波器输入端阻抗RI--电网源阻抗是随着用电量的大小变化的,滤波器输出端的阻抗Rl(负载阻抗)--电源阻抗是随着电源负载的大小变化的,要想获得理想的抑制效果,应遵循正确的阻抗搭配。无论怎样复杂的电源EMI滤波器,都可以把它的共模和差模滤波网络抽象出来。EMI 单相电源滤波器适用于在许多种应用中控制 EMI 辐射或易感性,具有多种端子连接选项。
单相滤波器N系列,额定电压为250VAC,额定电流为10A/6A,工作频率50/60HZ,单相滤波器Q系列,额定电压为250VAC,额定电流为3A/6A/20A,工作频率50/60HZ,单相滤波器R系列,额定电压为250VAC,额定电流为1A/2A/3A/5A/10A/20A,工作频率50/60HZ,单相滤波器S系列,额定电压为250VAC,额定电流为3A/6A/20A/10A,工作频率50/60HZ,单相滤波器SK系列,额定电压为250VAC,额定电流为3A/6A/20A/10A/30A/40A,工作频率50/60HZ,单相滤波器T系列,额定电压为250VAC,额定电流为3A/6A/20A/10A/15A,工作频率50/60HZ。单相滤波器,3.9A为滤波器额定电流,法兰,引线输入,导线输出,漏电流(120 VAC,60 Hz)3mA。四川滤波器
用于开关式电源的高性能 RFI 电源线滤波器。出色的共模衰减和优异的差模衰减。四川滤波器
装配LC滤波器所使用的典型元件容差为1%~2%。很多应用场合都不能接受由元件值变动引起的响应偏差,因此必须对元件值进行调整。研究发现,在谐振发生的情况下,谐振回路LC的乘积较L/C的值更为重要。所以,滤波器的调节通常包括每个谐振回路在指定频率上谐振的调节。调谐技术是以谐振时阻抗的极值特性为基础的。在电路中,由于电路的分压作用,在并联谐振时会产生输出零点。串联LC谐振电路,在谐振情况下也会产生输出零点。上述两种情况下的调谐包括设定振荡器输出为所需频率和调节可变元件,一般是电感,使输出为零。四川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