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应急救援头盔B3支持RDSS功能。发射功率达4dBW - 5dBW(3W 功放),适中的发射功率既保证了信号能够有效传输到卫星,又避免了过大的功率对周边环境和其他设备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发射信号频率准确度 :≤ 5×10-7,严格的频率准确度控制确保了发射信号的稳定性和符合北斗卫星系统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精细的通信和定位功能。双向零值达到1ms±10ns,精确的双向零值设置有助于提高定位和时间同步的准确性,对于应急救援中的协同作业和位置共享具有重要意义。通信成功率高达≥ 95%,较高的通信成功率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救援人员通过头盔发送的短报文等信息能够成功到达目的地,减少了通信中断或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和延误。通道时差测量误差≤ 5ns(1σ),较小的时差测量误差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度和系统性能,为救援行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接收波束数 有14 个,较多的接收波束数可以提高信号接收的覆盖范围和角度,增强了头盔在不同姿态和环境下的信号接收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DSS通信成功率 :≥ 95%。河北全地形自适应北斗应急救援头盔B3轨迹回放
北斗应急救援头盔 B3 的续航能力相当出色,能够满足长时间救援任务的需求。该头盔配备了大容量电池,其容量高达 4000mAh,结合其工作平均功耗 ≤1W 的低功耗设计,能够在位置上报模式下连续工作 ≥48 小时(常温条件下,每 2 分钟上报一次位置信息)。而在报警模式下,工作时间更是长达 ≥72 小时(常温条件下,SOS 模式,每 10 分钟上报一次位置信息)。这意味着在执行任务时,救援人员无需频繁充电,可以更专注于救援工作。此外,其电池充电参数为 1.5A@5V,充电过程相对快速且稳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电量,为设备提供持续支持。同时,它还具备防反接、断电数据保护功能,确保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数据安全。河北全地形自适应北斗应急救援头盔B3轨迹回放支持落水报警功能,在海水、河水、冰川水等自然水中能发送报警。
北斗应急救援头盔 B3 的电池仓设计充分考虑了使用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电池仓位于头盔壳体外部,与佩戴者头部保持一定距离,这种布局在遭受撞击时,能减少电池对头部的直接冲击,降低伤害风险。同时,外部电池仓便于快速拆卸和更换电池,即使在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也能迅速完成操作,确保头盔持续供电。此外,外部电池仓还有利于散热,防止电池过热引发危险,进一步提升使用安全性。这种设计既保护了救援人员的安全,又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北斗应急救援头盔 B3 具有出色的便携性。首先是轻量化设计。该头盔采用一体化设计,将北斗模块天线巧妙嵌入头盔壳体中,避免了传统北斗终端所增加的额外重量。其重量为 1.18kg±0.1kg(不包含手电筒等配件),这对于救援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较轻的负重。在长时间的救援任务中,较轻的重量可以有效减轻救援人员的头部和颈部负担,减少疲劳感,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救援工作。其次是紧凑的结构。头盔的尺寸为宽 240mm×高 200mm×长 295mm(人工测量误差 ±5mm,不包含手电筒等配件)。这种适中的尺寸设计使得头盔在保证内部功能模块和防护性能的同时,不会过于笨重或占用过多空间。救援人员可以方便地将其作为个人装备的一部分进行携带,无论是放在救援背包中还是直接佩戴在头上,都不会对行动造成过多的限制。内置 mp3 音频播放功能,可以播放一些预存的音频资料,如救援指令、安全提示等。
北斗应急救援头盔 B3 在林业巡检中具有广泛应用。其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使巡护人员在无公网的深林区也能与外界实时通信,及时上报巡检情况。定位功能助力快速确定森林资源位置与边界,高效监测资源变化。遇突发火情或病虫害时,能迅速发送警报并上报位置,加速应急响应。坚固耐用的防护性能适应复杂林区环境,确保人员安全。同时,其与智能手表、APP 的联动功能,利于监测人员健康和环境数据,提升巡检效率与安全性,保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电话、短信、天地卫通公众号报警通知,多种通知方式确保报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人员。北京多模北斗应急救援头盔B3温度适应性
RNSS定位频度 :1Hz,即每秒进行一次定位更新,能够实时反映救援人员的位置变化情况。河北全地形自适应北斗应急救援头盔B3轨迹回放
北斗应急救援头盔通过多重防护设计应对强电磁的极端环境,确保功能稳定运行。内置北斗三号抗干扰芯片组,支持信号自适应增益技术,在高压电站、雷暴等场景下仍可保持厘米级定位精度;通信模块采用金属屏蔽舱隔离设计,结合Lora+北斗短报文双链路冗余传输,规避传统无线信号易受电磁脉冲中断的风险。电路板覆有工业级级三防涂层,确保高湿度、强磁场环境下传感器与供电系统持续稳定工作,为应急救援提供全天候可靠保障与“穿透性”技术护盾。河北全地形自适应北斗应急救援头盔B3轨迹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