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每一张纸,使用再生纸和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目前,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我国造纸业年需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我们使用、消耗大量的纸张,实际上是在消耗森林资源。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气候变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等。保护森林,减少开采量,就需要削减木材的需求量。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废纸至少可以回收再生两次。因此,应提倡积极回收废纸、尽量使用再生纸和双面用纸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尽量使用电子媒介修改文稿,努力减少纸张消耗。节约用纸则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较好措施。科普知识,打雷时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或孤立的树下。安徽消防体验科普馆设计方案
互救措施,救人原则:①先多后少。先扒救人员集中的地方,重点搜救儿童和学生。先易后难。先救容易救的人员,后救难救的。②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被埋压人员,后救远处的。③先轻伤后重伤。先救轻伤者,后救重伤人员。④先救生存者,后挖遇难者。尽可能地先救青壮年和医务工作者,壮大救援队伍。救人方法①尽快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以便新鲜空气注入。灰尘过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理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②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止进一步倒塌伤人。及时为被埋压者提供饮水、食品或药物等,以增强其生命力,确保幸存者安全。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进一步受伤;对于脊椎损伤者,搬动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③对埋压时间较长的人员,注意避免被困人员的眼睛受强光刺激。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等待专业队伍救援。④对于被埋压程度浅,伤势不重的可先将头、胸露出后,使之可以呼吸,马上去扒救周围的被埋压者。重伤人员一定要在专业队伍和医疗人员指导下救助。福建社区科普馆建设科普雷击的主要对象河边、湖边、土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无机液体的表面张力比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大的多;水的表面张力0.0728N/m(20℃);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都小于水;含氮、氧等元素的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大;含F、Si的液体表面张力较小;分子量大表面张力大;水溶液:如果含有无机盐,表面张力比水大;含有有机物,表面张力比水小。外因: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减小;压力和表面张力没有关系。
听到地震谣传应这样做:(1)不相信。尽管预测尚未过关,但是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关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不要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地震谣传。(2)不传播。应当相信,只要有关部门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发生,是一定不会向人民隐瞒的。因此如果听到地震谣传,千万不要继续传播。(3)及时报告。当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及时向当地地震部门反映,协助地震部门平息谣传。(4)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气象科普龙卷风是发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垫面之间的直立空管状旋转气流,是一类局地尺度的剧烈天气现象。
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1)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前兆异常。(2)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3)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4)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1)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2)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3)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我们应不相信、不传播地震谣言,发现地震谣言及时报告。科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科学素质。安徽消防体验科普馆设计方案
科普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故称作声波。安徽消防体验科普馆设计方案
开车,可掌握以下节能环保技巧:1、如果开车时巧用空挡滑行,一辆1.6升排量的家用轿车每月可以节约10升汽油;2、起步时离合器不能松得太快,否则既耗油又易熄火;3、提高速度时应轻加油门;4、在遇红灯或前方车辆刹车时,不要高挡冲到跟前时才猛踩刹车;5、汽车行驶过程中,要注意看水温表,发动机正常的水温应保持在80至90℃之间,如果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油耗增加;6、时常检查轮胎的气压,以保持在较好状态,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耗油量;7、不要随意更换轮胎的大小,选择更宽的轮胎或许让车看来更有“跑车味”,但轮胎越宽,车轮阻力越大,燃油消耗量就越多;8、用黏度较低的发动机油。发动机油黏度越低,发动机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9、不要热身过度。有些车主喜欢在早上开车前,先热身再上路,但热身太久会更耗油,可以先让车慢慢行驶一两千米来达到热身效果;10、不要超速。对一般汽车而言,80公里的时速是省油的速度,有统计表明,每增加1公里的时速,耗油量会增加0.5%。还有一些节油窍门是在驾驶之外的:轮胎气压不足会增加耗油量;尽量用黏度低的发动机油,这样也能省油;开启空调要确保窗门紧闭;定期清洗隔离尘网可以节省30%的电力。安徽消防体验科普馆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