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净化实验室中,维持室内压力平衡对于防止污染物扩散、保证实验环境的洁净度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根据实验的要求,实验室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会设置一定的压差。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清洁区的压力要高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的压力要高于污染区,形成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气流流向,确保污染物不会从污染区扩散到清洁区。通过合理设置送风量和排风量来实现压差控制。在设计通风系统时,根据实验室各个区域的空间大小、人员活动情况以及实验设备的产热产湿情况等因素,精确计算每个区域所需的送风量和排风量。然后,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阀门的开度等方式,控制送风和排风的流量,从而维持各个区域之间稳定的压差。例如,在一个面积为 100 平方米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污染区,经过计算确定其送风量为 1500 立方米 / 小时,排风量为 1800 立方米 / 小时,以保证该区域相对于半污染区维持 - 10Pa 的负压,有效防止污染物外泄。挥发性试剂操作需在通风橱内,关闭视窗前静置5分钟。江苏生物实验室器材
根据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要求BSL-2实验室照度不低于300Lux,噪声不超过68dB6。实验室内装修前,向施工方提出了实验室的照度要求,建成后又进行了照度检测,机房照度约为285-319lux,工作区照度约为375-384lux,基本符合BSL-2实验室建设标准。采取水电等措施后实验室环境噪音明显减小,尤其是在相对的**工作区测定分贝数与普通诊室基本相同。实验室建设前应根据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424号令)进行生物安全评估,确定实验室是否需要净化以及净化等级〔2-4〕。物理实验室厂家净化实验室的安防系统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对人员进出记录、监控视频、环境监测数据等进行加密存储。
洁净实验室通常划分为洁净区、准洁净区和辅助区。洁净区是重心区域,承担着关键实验操作,如生物医药的无菌检测、微电子的芯片光刻等,对洁净度要求极高;准洁净区作为过渡地带,用于实验人员更换衣物、进行简单的实验准备,可有效减少外界污染物进入洁净区的风险;辅助区则涵盖设备机房、物料储存等功能,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以 PCR 实验室为例,依据实验流程,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反应混合物配制和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被严格划分,人员和物品按照单向流程流动,避免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则主要服务于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功能实验及基因重组等领域的研究。其重心要求是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实验室内的病原体泄漏对实验人员和外部环境造成危害。依据生物学危险程度,生物安全实验室被划分为 P1、P2、P3、P4 四个等级。P1 实验室:适用于操作非常熟悉且对健康成人致病风险极低的病原体,如一些常见的非致病性细菌。实验操作可按普通微生物实验进行,只需关闭实验室门,做好基本的清洁和防护措施即可。P2 实验室:针对对人和环境有中度潜在危险的病原体,如某些常见的病毒(如流感病毒)。实验区域需限制人员进入,可能产生气溶胶的实验必须在 II 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同时配备高压灭菌器,用于对实验废弃物等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病原体传播。定期更换高效过滤器(HEPA),记录更换时间与负责人。
公用设施用房: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所需环境及其它条件保证的用房。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给水、排水、软化水、煤气、特殊气体、压缩空气、真空、照明、供配电、电讯等设施的用房。通用实验室:适用于多学科的以实验台规模进行经常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实验室。特用实验室:有特定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谱仪等)的实验室。精密仪器周围禁止堆放杂物,保持1米以上间距。江苏微生物实验室改建
每日工作结束后开启臭氧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江苏生物实验室器材
在生命科学领域,疫苗研发、基因测序等实验需要在无菌、无尘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外界微生物和杂质对实验样本的污染,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成果的可靠性;在电子信息产业,随着芯片制程工艺的不断缩小,对生产环境洁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净化实验室能够保障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从而提高芯片的良品率和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精度仪器的制造和检测也依赖于净化实验室,以保证仪器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可以说,净化实验室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设施,是众多前沿领域研究和生产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江苏生物实验室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