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沉淀分离池;16、磁性分离转筒;17、水平轨道;18、污泥刮板;19、净水导流槽;20、分离滤片;21、磁性块;22、非磁性块;23、电控轴杆;24、磁粉入口;25、回收分离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磁混凝及分离装置,包括混凝池5,混凝池5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搅拌叶7,对进入内部的污水进行快速的搅拌,加快污水的混凝速度,混凝池5的一侧设置有磁粉絮凝池9,磁粉絮凝池9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涡流转筒11,循环涡流转筒11的内部设置有涡流转叶10,且循环涡流转筒11与涡流转叶10转动连接,当涡轮转筒内部的转叶旋转时,处于絮凝池内部的污水会不断的从转筒的上方进入再从底部流出,使处于池内的污水可以均匀的与磁粉进行反应,磁粉絮凝池9的另一侧设置有沉淀分离池15,沉淀分离池15的底部设置有坡度,斜坡的设置有利于污泥的形成和沉淀,沉淀分离池15的内部设置有分离滤片20,且分离滤片20有多个,对分离池内部的上层清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分离,阻隔一些漂浮物质。磁混凝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先进磁混凝厂家
5000t/d)中开始实施,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5万t的磁处理工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磁絮凝作用机理初探根据混凝机理,加入混凝剂主要是通过改变胶体或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使胶体或絮团的吸引能大于排斥能而促进凝聚,而加入絮凝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架桥作用使颗粒聚集增大的。陈文松在他的**中对磁絮凝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含磁絮团的形成与不含磁絮团的形成过程一样,都是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完成的。对磁粉的ζ电位的测试结果表明,磁粉表面呈负电性(ζ=mV)。由此可以推断,含磁絮团的形成经历如下:首先,混凝剂水解产生的正离子由于吸附电中和作用聚集于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和磁粉颗粒周围;然后,由于静电斥力的消失,胶体颗粒与磁粉颗粒之间以及它们自身之间通过范得华引力长大;后,通过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进一步将凝聚体絮凝成大絮团而沉淀。由此可见,有磁粉参与的磁絮凝反应与没有磁粉参与的絮凝反应没有本质区别,磁粉与其他的细微悬浮颗粒一样,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对它同样起作用,已有的混凝理论对磁絮凝反应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所有的强化混凝措施都将促进磁絮凝反应的进行。3磁粉的回收传统的磁粉回收装置有格栅型、鼓型、带型等,常用的为转鼓式。内蒙环保水处理磁混凝磁混凝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水处理系统。
出水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经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部分经污泥回流泵回流到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另一部分则经高剪切机进行污泥剥离,并进入磁鼓进行磁粉回收,回收的磁粉再次进入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剩余污泥则进入后续污泥处理系统。加*间调配好的PAC和PAM溶液由加*泵输送至各加*点。PAC投加到1级混合池。PAM投加到3级混合池。,COD、总磷、浊度是几项常用的指标,下面我们通过对这几项指标的测定,分析磁混凝沉淀工艺的佳运行参数。试验中,源水为清河污水处理厂总进水。现将基本工艺条件及参数列于表1。表1基本工艺条件及参数。①先加PAC,再加入磁粉,然后加PAM;②同时加入磁粉和PAC,然后加PAM;③先加PAC,再加PAM,后加磁粉。其中每种物料的投加间隔时间为2min。针对以上3种加料顺序分别测试上清液的浊度,结果列于表2。表2上清液测试结果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前两种加料顺序的效果基本相同,第3种显然不可取。究其原因,应该是磁粉加入太晚,赶不上参加混凝反应,未能形成磁性絮团。,分别调节3个混合池中搅拌机的运行频率,记录下各种组合下叶轮的转数和相应的污水水质指标,得出如下结论:在1级混合池和2级混合池需要快速搅拌。
是工业污水内源处理的比较好出路。现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量可达到每天5万方以上,处理效率也有明显提高。但是现在工艺还是较少,一些传统工艺还是无法代替。所以需要更多形式,更多新工艺的一体化设备来改变现在的现状。2.工业污水园区治理工业污水的水量都非常的大,集中处理后,相对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更加的大。严重考验了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面对越来越多的污水汇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需要不断地提标改造。超磁分离水体净化设备是一种**去除SS、TP、重金属、COD等污染物的污水处理设备。超磁分离水体净化系统通过向待处理水中投加磁种,让非磁性悬浮物在混凝剂和助凝剂作用下与磁种结合。一方面,磁种作为絮体的“凝结核”,强化并加速了絮体颗粒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磁种赋予了絮凝体微磁性。絮体只需微絮凝即可在超磁分离净化设备的磁场作用下被吸附,而无需形成大的絮团沉淀去除。因此,所需投加的*剂量是普通的絮凝沉淀的1/3-1/2。根据水质不同,投加磁种、混凝剂和助凝剂的量不同,但总絮凝时间一般只需2~3min。与普通絮凝相比,前期由于有”凝结核”易脱稳,且少了絮体进一步变大即絮体熟化以便于后续沉淀的时间。通过应用磁混凝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
从而将水体中的不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物从水中分离,水质得以净化。三、磁混凝工艺特征1.技术成熟、效果稳定磁沉淀水体净化站是基于高性能沉淀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开发出的高度一体集成化装备,包括混凝反应系统、磁分离系统、磁粉回收装备、药剂投加系统、污泥处理系统五大部分,在实现高效快捷的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的同时,带来移动性能高、节省土地、无需土建构筑物、投资费用低、启动速度快等一系列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分散点源污水处理和流域治理,以及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提标改造等领域,为国内水环境改善和污染控制提供了新型治理模式。2.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磁沉淀水体净化技术的原理是在水体中投加磁种和混凝剂,使悬浮物、胶体物质、磷等形成质量比重较大的微絮颗粒,然后通过重力将其从水体中分离,整个过程约15~30min,磁粉可循环使用。同时,移动式磁沉淀水体净化工艺启动快,调试一周内即可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见效.设备占地少、建设周期短磁沉淀水体处理净化站用地面积非常小,为传统混凝沉淀处理工艺的1/5。因此,移动式磁沉淀水体净化工艺具有占地省的明显优势。移动式磁沉淀水体净化工艺采用集装箱形式的成品集成设计,设计建设周期短。磁混凝技术在处理复杂水体时,展现出较高的自适应性和稳定性。南京安全磁混凝设备
磁混凝技术以其高效的固液分离能力,明显提升了水质处理的效率。先进磁混凝厂家
近年来,混凝磁沉淀水体净化技术在电镀废水、含酚废水、湖泊水、食品发酵废水、市政废水、钢铁废水、厨房污水、屠宰废水、石油采出水等处理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磁沉淀水体净化技术的可靠性、处理水质的稳定性已被业界公认,并在众多河流治理以及管道污水应急处置中得到广泛应用。一、工艺原理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是在普通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加入磁介质,使磁介质与絮凝体有效地结合,在沉淀池中絮体和磁介质一起快速沉淀。其原理是根据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磁敏感性或外加磁性材料,借助磁场作用对水中胶体、分散颗粒等污染物质进行分离或去除。磁混凝工艺是将磁分离技术与絮凝技术联合用于水处理,磁介质的加入强化絮凝效果,结合絮凝剂的特性而形成的磁性絮体,能够更加快速的沉降。二、工艺流程絮凝药剂加入后,聚合物首先以吸附电中和的方式附着到有机物(藻细胞)和无机物表面,并通过混凝药剂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沉降网捕的三种机制来降低有机物胶粒的电位,使水中藻类和高聚物脱稳并形成线状结构的絮凝体。同时,以投加的改性磁种为磁性载体,形成以磁种为的絮团,絮团经过重力作用与水分离沉淀。先进磁混凝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