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道内间歇沸腾产生流动不稳定性,降低临界热流密度。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方法则是通过改变通道进/出口特性、入口增设节流结构等减少通道上游可压缩性容积的方法来缓和因受限气泡倒流引起的流动不稳定性,或通过增加通道壁面孔穴、入口产生种子气泡等降低核化所需过热度和两相热力学非平衡的方法来抑制气泡动力学致低频高振幅的系统波动,但在不增加系统阻力和微通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如何同时实现微换热器沸腾换热强化和流动不稳定性抑制仍待进一步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通道沸腾换热强化和流动不稳定性抑制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微通道换热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交流电浸润效应致微通道沸腾换热强化方法,微通道加热系统产生热量传递给微通道板内的工质。工质在聚四氟乙烯层疏水表面沸腾相变。交流电浸润系统加载,动态可逆改变聚四氟乙烯层表面的亲疏水性,提高两相沸腾换热效率,并诱导增强接触角区微对流传热。其中,所述微通道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多条平行的通槽。所述交流电浸润系统包括ito导电玻璃片、硅片和交流电源。所述硅片的上表面具有硅片氧化层ⅰ。设计仿真、部件打样、总成交付,正和铝业蛇形弯管,配套您所有的需求!苏州正和铝业您的合作伙伴!山东高频焊微通道扁管厂家直销
苏州正和铝业有限公司,请关注公众号正和铝业Trumony!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背景技术:微通道换热器是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生产制造的通道当量直径在10μm-1000μm之间的微型散热器。由于微通道的尺寸效应,单位体积传热面积高,使得微通道换热器相比于传统换热器具有很高的换热效率。目前铝合金微通道扁管在市场上有两种生产制造方式:一种是通过铝合金杆为原料采用连续挤压形成扁管;另一种是以***铝合金圆锭为原料采用分流焊合挤压工艺成形,在该工艺中,金属坯料被分流孔分流后,在焊合室中进行重新焊合形成封闭截面,而后从芯棒和凹模的工作带挤出成为管材。两种生产方法相比,前一种方法得到的扁管通常耐腐蚀性能较差;后一种方法中,金属经历了一个固态焊合过程,焊合位置力学性能不够稳定。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其耐腐蚀性能强并且力学性能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通道扁管,包括: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上具有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换热管道之间形成贯穿的微通道。上海冲压微通道扁管生产正和铝业蛇形弯管,依据电芯排布设计结构,完美匹配每一种不同的电池包!欢迎联系!
所述两侧的加热丝分别设于中间加热丝与外壳侧壁的中间。作为推荐方案,所述导热介质为镁粉。作为推荐方案,所述加热丝两端分别设有端子针,所述端子针外接有端子接口,所述端子接口外露于外壳。作为推荐方案,所述端子接口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扁型加热管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加热用的外壳设置为椭圆形,将现有的圆管的线导热转变为椭圆形外壳的面导热,加大导热面积,加快导热效率,提升导热性能。并通过设置多根的加热丝,提升外壳的升温速度,外壳受热更为均匀,使加热物体的受热更为均匀。且椭圆形外壳,减小了外壳与加热丝之间的距离,使加热丝的热量能更快通过导热介质传导至外壳。同时椭圆形外壳之间的缝隙小,椭圆形外壳可替代若干个圆管,方便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扁型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扁型加热管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扁型加热管,包括用于加热且两端相通的外壳10,外壳10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外壳10内设有若干加热丝30,加热丝30排列在外壳10的两个圆心连线上。加热丝30两端分别设有端子针31,端子针31外接有端子接口32。
所述换热管道和所述分隔件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通过焊接、粘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分隔件之间并列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分隔件和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多个所述微通道,所述多个微通道之间并排间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和所述顶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底板之间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分隔件、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微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微通道之间相互分隔。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道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壁、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靠近于所述***侧壁的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微通道。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道还包括和所述***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靠近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其中一个所述微通道。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道设置为一体结构。正和铝业,提供方形电池、柔性电池和圆柱电池液冷方案和部件,实现您所想!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14,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方便对过滤网8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网8进行拆卸。参考图1、图2和图4,支撑腿2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清洗箱1的底部,放置板3为镂空状,固定块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放置板3底部的两侧,固定块4靠近定位槽6内壁的一侧与定位槽6的内壁接触。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支撑腿2,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增加清洗箱1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块4,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放置板3,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方便放置待清洗的散热扁管,通过设置定位块5,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对固定块4的位置进行固定。参考图3和图4,过滤网8靠近凹槽9内壁的一侧与凹槽9的内壁接触,壳体10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通孔,放置板3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杆11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8,可以起到过滤作用,方便对清洗后的散热扁管产生的废屑进行过滤,提高了环保效果,通过设置凹槽9,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增加了过滤网8安装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通孔和第二通孔,方便连接杆11移动,通过设置连接杆11,可以起到连接作用,方便对过滤网8的位置进行固定。参考图2和图3。微通道扁管助力液冷设计解决方案,苏州正和铝业,可靠的电池热管理**!湖南挤出微通道扁管工艺
正和铝业,提供液冷方案设计、仿真、材料部件,以及配套总成组装服务,让您省心省力!山东高频焊微通道扁管厂家直销
所述ito导电玻璃片和聚四氟乙烯层分别将通槽的上下端敞口封堵。所述ito导电玻璃片、通槽和聚四氟乙烯层合围出多条微通道a。所述微通道a中流通工质。所述ito导电玻璃片和硅片与交流电源相连,作为交流电浸润系统的电极。所述微通道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通过导热胶固定连接在硅片氧化层ⅱ的下表面。加热片产生热量通过硅片导热传递给微通道a内的工质。进一步,所述交流电源采用低电势为零的方波型交流电。进一步,所述微通道板采用pc透明材料制得。进一步,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小于100nm,平整度小于3μm,粗糙度小于20nm。进一步,所述硅片采用单晶硅片。所述硅片的电阻率为1~10ω·cm。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a.同时实现微通道沸腾换热强化、流动不稳定性抑制,以及临界热流密度提高;b.不增加微通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实现整个微通道换热表面浸润性动态可逆改变;c.电浸润效应在电致亲水过程中因快速响应、所需电势低和不影响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等特点适用于相界面瞬变的沸腾流动和传热。附图说明图1为微通道交流电浸润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通道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聚四氟乙烯表面粗糙度;图4为聚四氟乙烯表面接触角示意图。山东高频焊微通道扁管厂家直销
苏州正和铝业有限公司坐落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金枫路216号东创科技园D幢705室,是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汽摩及配件的生产型企业。公司在行业内发展多年,持续为用户提供整套动力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储能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高热流密度液冷换热部件,新型液冷换热部件的解决方案。公司主要经营动力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储能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高热流密度液冷换热部件,新型液冷换热部件等,我们始终坚持以可靠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服务理念,优惠的服务价格诚信和让利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依托成熟的产品资源和渠道资源,向全国生产、销售动力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储能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高热流密度液冷换热部件,新型液冷换热部件产品,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丰富的产品类型。苏州正和铝业有限公司以先进工艺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根本、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开发并推出多项具有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储能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高热流密度液冷换热部件,新型液冷换热部件产品,确保了在动力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储能电池包液冷换热部件,高热流密度液冷换热部件,新型液冷换热部件市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