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格赛思超声刀助力机器人手术革新
随着腔镜机器人逐步成为外科手术的未来,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佗道,在短短3个月内,成功研发出了适用于佗道手术机器人的54cm超长超声刀。这一创新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好评,不仅标志着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也展现了传统医疗器械厂商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在未来,世格赛思将持续推动机器人手术器械及能量平台的发展,不断探索技术边界,为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开辟新局面。 超声刀可减少手术出血。软组织切割止血超声刀主机
超声刀系统的进步与世格赛思的使命90年代,强生公司推出了超声刀系统,相较于传统电切割设备,超声刀在切割效率和术中热损伤等方面表现出优势。2000年,超声刀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主要由强生等进口品牌垄断,价格昂贵,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近年来,我国积极鼓励国产内窥镜微创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创新。作为一家成立三年的医疗科技公司,世格赛思医疗以“普及微创医疗科技、分享质量人文关怀”为使命,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推动国产突围。公司围绕微创外科超声刀系统、电动吻合器等产品进行自主研发,基于高分子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合成和改性,将传统的无源手术耗材创新为有源智能耗材。就像将传统牙刷升级为电动牙刷一样,世格赛思在手术耗材领域进行着革新,为医疗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软组织切割止血超声刀主机超声刀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用于切除前列腺等。
世格赛思超声刀有四个主要模式,每个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Standards模式:这是一种标准模式,适用于大多数常规的手术操作。它提供稳定的超声振荡频率和功率,确保手术过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Sport模式:这个模式设计用于需要更快速和高效的手术操作。它提供更高的超声振荡频率和功率,以实现更快的切割和缝合效果,适用于需要快速完成的手术。Turbo模式:Turbo模式是为了处理较硬或厚实的组织。它提供高超声振荡频率和功率,以确保在处理这些组织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切割和处理。Comforta模式:这个模式专为提供更舒适的手术体验而设计。它提供较低的超声振荡频率和功率,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震动和疲劳,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操作的手术。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微创手术医疗器械90%都依赖进口,2013年,内窥镜微创手术配套器的规模为216.62亿元,到2020年已经达到743.42亿元。今年上半年,受影响,医疗器械耗材国外内市场均受到重大影响。随着的有效控制及各项医疗工作的有序恢复,接下来,医疗器械耗材领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2021年,除了整机国产化的超声刀系统即将面世,世格赛思医疗内窥镜腹腔穿刺器也将进入量产。此外,血管结扎夹子、智能全电动吻合器等微创领域一系列其他产品的研发工作也正在加快进行当中。超声刀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超声手术刀是一种高频电外科设备,主要用于生物组织的切割与血管闭合等操作,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超声手术刀作用于人体组织起到切割与凝闭的作用,不会引起组织干燥、灼伤等副作用,刀头工作时人体无电流通过,在手术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微创手术在国内逐渐渗透,市场对微创外科手术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场急需国产超声刀产品。医用超声刀主要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波导杆和刀头以及手持式动作执行机构组成。根据应用,超声刀主要分为超声止血刀和超声骨刀。软组织切割止血超声刀主机
医护人员可在更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复杂操作,提升整体工作体验。软组织切割止血超声刀主机
世格赛思医疗的创新与发展世格赛思医疗始终以“普及微创医疗科技、分享质量人文关怀”为使命,坚持“进口替代,国产突围”的产品理念,不断完善微创手术器械的生产线布局。自公司成立以来,世格赛思大力引进国内外院校的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与国内院校共建了医用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医用金属材料实验室、外科能量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及理化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临床人员、行业销售精英、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及孔雀计划人才,具备丰富的临床和技术研发经验。世格赛思拥有一支由40余人组成的研发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申请国内外50余项,其中发明超过20项,国际发明2项,已获得授权30余项,取得了创新成果。2019年,世格赛思医疗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引进澳银天使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旗下子基金)作为天使轮投资者。软组织切割止血超声刀主机
世格赛思专注于微创外科技术及其创新应用,构建了医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人工智能算法等三大技术平台,形成外科器械和外科耗材两大产品线。公司成功攻克医用高性能钛合金材料、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及智能超声高频外科手术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了智能超声高频手术系统和多款植介入外科创新耗材。目前,公司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工信部揭榜挂帅项目1项、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1项,已发表多篇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国内外专项超过160项。我们始终秉持“改善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使命,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赋能医生,造福患者,致力于“成为全球可及的外科创新平台”。